医疗服务股票的春天还会远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康龙化成是本人重仓的三支股票。两个民营医院一个CXO,目前浮亏占总体仓位-5%左右,持仓时间两周。其实医药行业的优秀公司其实依然优秀,但由于集采的原因,行业的逻辑正在深刻的变革中,比如商业的模式,利润表的结构,业绩增长模型等等,统统都不明朗,所以估值体系没法建立,估计这也是资金暂时不想参与的原因,所以作为散户还是等事情明朗后再说,集采3年以来,带着大量的品种基本覆盖,以后集采的动作虽然常态化但动静会越来越小,所以医药行业的反转估计不会太远了。

   作为医疗服务行业,虽说不受集采直接影响但股价也是跌跌不休的,至于原因个人认为有三点,

   第一,集采的扰动,其实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集采不会影响医院和CXO ,但心里总过不了“万一有咧?”这一关。比如浙江的种植牙集采征求意见稿,3000种植牙纳入医保。医保资金的用途是保障民生,还有很多要命的病和让人生不如死的病,和让人倾家荡产的病还没涵盖,我相信暂时还顾不上缺一两颗牙的这种;有人会想,那万一咧,我想说这对如牙科行业来说绝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了,本来可种可不种的,大家都去体验一把,于是假如一亿人一人一颗就是3000亿的新增市场,本人缺了5年的一颗槽牙也可以凑凑热闹了。再说眼科,眼科是很有可能集采的,其实眼科耗材和药品已经部分省份集采过了,但对于医院来讲只是重构了利润表而改变不了资产负债表,耗材价格下降,成本下降,而操作费也就是医生和医院的那部分不会有变化,价格的下降会利好量的提升,成本下降促进毛利率改善,从而净利率也会改善。应该是利好才对,但市场情绪就是这么不管不顾的抛。

  第二,新冠疫情的扰动, 通策医疗爱尔眼科作为价值成长股,其估值走的是PE/G的模型,拆开来看,业绩增速g对估值有指数级影响,业绩增长的影响要素很多,基本面,行业景气度,政策,市场的变化等等;业务增长的模型是早就设定好了的,但估计机构和主力算到了所有的因素但谁也想不到新冠疫情的因素,于是估值模型就严重失真,这两公司的增长从可量化的确定短期内变得不那么可量化,比如医院数量的扩张,每家医院盈亏平衡时间点,盈利的幅度等根本没法算。新冠疫情在没有特效药被发明出来前或经过科学论证过的群体免疫形成之前,将会一直扰动下去。这就使得本来大家预期的短期影响可能变成中长期影响。我想短期影响机构和主力可以接受,但中长期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医院长期没有业务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毕竟牙科和眼科不涉及救命不是必选医疗。现在好消息是钟南山院士说明年上半年能有个比较好的群体免疫,以及辉瑞的新冠口服药的突破,都让形式的反转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第三,估值太高情绪的扰动,其实这个和上面的第二点相关,估值和业绩增速是强相关关系,如果每年的增速30%,并且确定性高,那么PE120是合理估值。现在关键是由于种种原因,机构和主力认为其增速30%的确定性已经丧失,特别是三季度的单季业绩的平庸证实了这个想法,于是市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杀估值运动,通策的PE 来到了85,爱尔最低也跌倒90附近。这个情绪的宣泄对错不表,应该说有其合理性,增速下降可能估值还要下杀,优等生就应该每次考100分,谁让你年年拿奖学金咧。那么这个业绩增速能不能回来就是估值能不能回升的关键,比如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没发生的事不能瞎猜。行情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公司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每步都走对业绩自然就起来了,现在有迹象表明这两公司在做正确的事,比如通策的低价牙套餐3600元,双十一的活动等等,爱尔的扩张下沉持续,定增的临近落地等等,不看边保持耐心吧,相信能把0变成1的管理层更能把1变成N。

 作为投资人,功利心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我们是拿真金白银投的票。但我觉得我们和管理层的关系不应该是拿着鞭子的监工和劳工,应该是我们都是同舟共济的关系,他们把握方向和费力划桨而我们就出谋划策和呐喊助威。我也不会承诺就不会卖掉,说不准明天就跌的受不了了,实在不看好了就卖掉下船,这样两不伤害,简单明了。

全部讨论

2021-11-08 01:35

主要是估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