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2回复:438喜欢:16
欧洲部分国家 某些大牌公司已经开始评估如果全面撤出中国市场,短期和长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比较具有代表性观点认为:短期看,依存度大,会损失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比例,5-10年长期看,影响甚微,可以让其他新兴发展中的国家填平这块损失。

下一步,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定位自己?对立还是融合?

精彩讨论

买股票的工程师2022-03-13 07:14

本人就职于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公司,了解一些。工作的这个事业部来看,就中美两地赚钱,印度南美包括欧洲本部都是亏的。要没有中国市场,基本上可以卖掉了。现在结构调整,德国本部减人,60岁的拿钱提前退休,产能转东欧。对印度公司也渐渐没耐心了,在关工厂减产能,中国嘛,红红火火,加大投入。

绿野仙庄主人2022-03-13 06:16

改革开放前你咋没那能耐?穷的饭都吃不上🤮🤮🤮

工作只为补仓2022-03-13 06:12

用你的话回答你:对中国,影响甚微,可以让其他新兴发展中的公司填平这块损失。
对那些公司来说不叫填平,就是白白丢失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利润。影响甚微,不知道咋得出来的结论。

静忍让淡2022-03-13 07:00

果然渣球跪族多。

云淡风轻x0d2022-03-13 06:19

中国男人举手欢迎,再不用为西方的奢侈品买单了!

全部讨论

2022-03-13 18:14

很多人认为没有我们,欧美失去了这么大市场,分分钟开始衰落 衰败…
大清时,我们也认为洋人没有我们茶叶,他们就会便秘,膝盖就无法弯曲………

2022年初我发的这帖关于外资撤出 脱钩开始,被很多人喷,他们理由就是我们市场大,没有我们,外资会如何如何惨,现在回头再看看。
最新消息称,戴尔中国厦门厂裁员幅度几乎达到50%。

2022-03-13 17:40

发这个帖子,是谈论脱钩存在的可能性,不是讨论谁对谁错,目前看确实有这种迹象和趋势,所以才探讨。
一旦脱钩,如何应对的问题。
引起大面积辩论,有价值的观点寥寥无几,都喜欢先设定立场引发口战,然后互相攻击,甚至谩骂,完全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2022-04-25 00:05

这里夜狼自大的真多,竟然还是在这类投资平台上!
也不睁眼看看欧美股指和癌股指数的天壤之别。甚至连越南股市都屡创新高。
奇怪的是大部分在这"理直气喘"地吹牛的货色帐户亏得一踏糊涂。
你们是想笑掉本主的大牙么?

2022-03-13 07:06

队伍很多国际大公司,大中华区都是他们主要刘润来源地,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请问其他发展中国家有能打的么?一个比一个废

2022-03-13 07:19

想一想如果bba加大众退出中国,这得把长城长安估值炒到多高呀

2022-03-13 07:04

现在中国不缺资金,西方的企业管理中国也掌握的差不多了,西方可向中国转移的技术越来越少。所以对中国影响有限才是真的

2022-04-24 21:40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2022-03-13 07:05

从微观层面看,有外贸和出口业务的企业,都会主动去融合,尽力维护与国外客户的关系;
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稳增长,也会支持这些企业,
事情的本质就是利益,只要贸易是互惠的,只要国家不主动发起战争,就不需要担心脱钩

2022-03-13 06:27

印看了这制栽,在看看自己瑟瑟发抖,中国也一样,中印俄会大概率会走到一起,亚州中国会拼命挣取东盟,在中东和非州。百年大变局啊,俄乌战将是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