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0
回复@陈嘉禾: 过去是怎么样过来的不知道。
但现在嘛,究其原因也很简单,抛开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不讲,规模小了其实也没太多空间去降价争夺市场。
同样的相对同质的产品,大企业、小企业可能毛利率差不多,但规模小的费用摊销高很多啊。
咱就以行业前两位为例,农夫山泉一年营收300多亿、净利润将近100亿;怡宝虽然排第二,大家也很认,这几年没有公布数据,但大概年销售规模就100多亿、净利润一二十亿。行业第二跟第一的差距如此之大,可以想象排名再往下的,差距是断崖式的。$农夫山泉(09633)$//@陈嘉禾:回复@一条肉冰棍:问题是几个头部的利润率非常高,如果没有差异性,那么对手为什么不降价来抢客户呢。
引用:
2024-03-02 19:40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03-02 21:40

其他行业也差不多。
比如乳业,伊利股份年利润差不多100亿,老二蒙牛是50多亿只有伊利的一半,这俩差距也挺大的。
大家熟悉的光明乳业是多少呢?一年营收规模不到300亿,利润三四亿。所以,光明有多少降价空间呢?很少!但有人可能会认为,光明降价,以价换量规模上去,降价可能也是划算的?
实际上可能真不是,光明降价,伊利、蒙牛也可能跟随,行业内卷各自的份额可能都不会变。所以光明降价的结果可能就是,光明亏损,伊利、蒙牛利润降低,显然后两家的抗风险能力更强,降价的空间更大。@陈嘉禾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