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635天后,恒丰银行迎来新代理行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导语:白雨石曾就职于中国银行,在资本运作、风控、产品创新等方面尤为擅长。但其经历中,未涉及银行信贷业务等核心主业,或支行分行一线岗位。

01 80后北大高材生接棒

5月14日,白雨石以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的身份,出席恒丰银行等机构主办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碳交易与碳金融”平行论坛。

对比4月3日发布的财报,恒丰银行代理行长一职,还是由副行长郑现中担任。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行,恒丰银行由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改制而来。目前,恒丰银行在全国设有330余家分支机构,总资产1.44万亿元。

目前,恒丰银行高级管理层共有7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副行长3名,为聂大志、郑现中和白雨石。

这三位副行长中,出生于1964年的聂大志年届退休,而郑现中已代理行长近一年,属“超期服役”。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资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代为履职的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郑现中于2023年5月起担任代理行长,已超过规定代理时间的上限。

剩下4名高管,“两连跳”之后才能进入行长“竞争圈”。这样看来,白雨石擢升代理行长也是不二之选。

2023年财报显示,恒丰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252.75亿元,同比增长0.62%;净利润51.36亿元,同比下降23.7%。

或与业绩不振有关,2023年以来,恒丰银行开始新一轮的高管调整,超过1/3的董事会成员发生变更。

资料显示,白雨石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担任过财务管理部流动性管理高级财务经理一职。

2015年7月,加入恒丰银行后,白雨石历任恒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 (主持工作),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资金运营中心筹建组组长、总经理。

2022年6月起,白雨石任恒丰银行党委委员,2023年1月起任恒丰银行副行长。

从简历看,白雨石一直“高举高打”,长期于总部任职管理岗,在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尤为擅长。但其经历中,未涉及银行信贷业务等核心主业,或支行分行一线岗位。

这种情形,与通常情况下的银行业高管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不小差异,甚至与其他二位代理副行长的经历,也迥然不同。

比如,郑现中曾任央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滨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滨州市中心支行行长、济宁市中心支行行长。郑现中加入恒丰银行后,直到2019年11月起才出任总行副行长。

比郑现中早两个月就任副行长的聂大志,信贷业务经验则更为丰富。

他曾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公司业务二部副总经理、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兼信贷管理部网络融资业务中心总经理等职。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距离恒丰银行2020年提出的五年上市计划,仅剩一年。

加之2023年恒丰银行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蓝图”,2024年将成为恒丰银行发展的关键性一年。北大高材生白雨石,应当更有优势。

02 前董事长与前行长互“揭短”

恒丰银行的领导班子变化饱受业界关注,在于其前几任高管令人瞠目结舌的过往。

在全国银行系统中,涉及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死缓的银行董事长,历史上只有3人。其中2人,是恒丰银行两位董事长姜喜运和蔡国华。

其中,蔡国华以103亿元贪腐数额,被称为“最贪、最狠”银行董事长。

据媒体报道,仅用于个人消费,蔡国华每日就要公款报销40万元,甚至多次公款租用公务机到国外旅游,闭门“扫货”奢侈品。

蔡国华巨腐案曝光,主要是因为恒丰银行前行长栾永泰实名举报。董事长与行长相互“揭短”,还发生了上万名员工被强制要求在举报信上签字的奇闻。

贪腐案接连发生的恒丰银行,2018年资产不良率一度飙升到28.44%,甚至濒临破产。

这一年,出身监管系统的陈颖临危受命,成为新一任董事长,并履职长达5年。她与空降的行长王锡峰等人,对恒丰银行进行全方位“不良资产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完成改革重组”等整改措施,走向良性发展。

王锡峰四年后辞职,此后行长一职长期“空悬”。

值得一提的是,王锡峰自2022年8月出任青岛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至今,该行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8亿元,同比增长10.82%。

离职前,王锡峰曾表示,深度改革已让恒丰银行“浴火重生”,后续将在五年内实现上市。

在陈、王搭档的四年时间里,恒丰银行的基本面显著改善。

2018年至2022年三季度,恒丰银行资产规模增长24.01%,净利润增长837.63%。截至2022年中,恒丰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8年的54.70%上升至151.40%,不良贷款率也由28.44%下降至2.04%。

03 亟待转型

然而,王锡峰离开后的恒丰银行,放慢了发展的步伐。

从恒丰银行业绩表现看,相比2022年的营收251.2亿元,2023年仅微增不到2亿元。

西部地区贷款质量尤其令人担心。2023年,该地区资产不良率上涨到了4.51%,不良贷款金额增幅高达85.38%。

职工薪酬亦出现罕见下滑,还出现了“反向讨薪”现象。

根据2023年年报,恒丰银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1425人次,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3448.77万元,相当于人均被追索扣回2.42万元绩效工资。

2024年以来,恒丰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多次遭遇监管部门处罚。据不完全统计,各分支行合计罚款金额超过500万。

即便经历不顺,依然要在撇清历史包袱后踟蹰前行。在2024年全行工作会议上,恒丰银行再次提出“整体上市”的目标。

2024年2月22日,恒丰银行第一大股东由中央汇金变更为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金资)。

变更后,山东金资持有恒丰银行股权比例为46.61%,中央汇金持有40.46%。

山东金资主营业务为收购、受托经营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投资和处置等。

伴随第一大股东落定,恒丰银行的高管班子的掌舵人,也被提上了规划IPO的日程。

考虑到证监会对于发行人公司治理的持续性稳定性要求,即最近三年高管“不得发生重大变更”,白雨石有望成为在新起点带领恒丰银行冲击IPO新舵手。

白雨石被“官宣”成为代理行长前后,恒丰银行动作频频。

5月7日,恒丰银行17个部门开启社招。9天后,上海、南京、重庆三地分行发布社招公告。

业内人士指出,通常银行纳新的时间在每年春节过后,而“五一”之后进行大规模社招的情形较为罕见。

多个岗位同时社招,也侧面说明该近期人事调整力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社招中,金融科技部招聘人员占近45%。相关招聘广告显示,要“优先考虑具有数字化背景的人才”。

恒丰银行2023年度业绩报告中提到, 2023年科技投入约11.61亿元,占营收的4.60%。全年培养认证专业型数字化人才166人,通识型数字化人才1087人。

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数字化人才,在80后新代理行长的带领下,恒丰银行加快数字化、向服务型年轻化的银行转型布局或已清晰。(来源:阿尔法工场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