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优机械2018/8/20中期业绩会纪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会议时间:2018年8月20日星期一

出席人员: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志炎、财务总监伍刚

$上海集优(02345)$ 

本文由88Meeting 团队整理而成,如需转载,请在官网联系我们。

88Meeting App,投资者会议和资料全搜罗,追会从未如此简单!

下载App:网页链接

官网:网页链接


Q1恭喜公司每年业绩都非常不错。公司资产很优质,但是公司并购后负债比较高,市场也关注负债,这种财务结构下,如果公司花1亿并购资产赚1千万,为何不考虑花1亿回购自己的股票赚1亿的价值?自己的资产自己更清楚,又或者子公司在A股上市,也可能产生类似效应,所以这块公司的想法怎样?

A:非常好的问题,我们也正在考虑这一项工作。我的理解是香港市场可能对制造业不太了解。当然我们沟通可能不够,宣传也不够,但是我们管理层对公司价值很有信心。之后也会做更多的尝试。有关回归A股的问题,实际上,由于我们大股东已经是A+H股,所以这里面有一些政策障碍,但是我们会通过子公司的重组,调整股份结构和资产结构,这几年会加大力度做纠正。

Q2:你们台湾的外包公司已经扩大了很多产能等你们了,为什么不选择海外的产能要在中国扩大产能?

A:我们的紧固件业务,由于加大了市场拓展能力,昆山的厂产能迅速填满,我们新增的1台机器可能2-3个月产能就填满,我们预估国内需求,特别是对高端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台湾和我们关系密切,主要为我们的欧洲产品提供配套。台湾企业也在大陆有很多投资,今后也是我们的合作对象。不排除今后的合作,所以这方面我们增加的产能可能是我们的瓶颈,包括热处理,一些关键的机器可能是我们要具备的。

(伍刚补充)我们昆山厂定位在中高端,台湾的主要还是中低端的为主。那因为欧洲的钢材也在涨价,未来我们也会加大亚洲区的采购,比如台湾。这跟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

Q3:想问欧洲的业务的管理问题。想问欧洲紧固件企业管理,目前总部和欧洲是怎样的授权方式?人员是怎样的结构?比如总经理是外派的还是本身有的等等?

另外,您刚刚提到要改革,那能具体说说是管理的还是股权上的改革?

A:14年收购欧洲公司后,我们评估了三个高层,CFO、CEO、COO,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除了CFO是荷兰人,从中层做到财务总监。我们对管理层进行了留任,签了五年合同,今年是第四年了。我们没有外派。欧洲企业架构和我们有点不一样,它是2个架构,它们的监事会相当于我们董事会,管理层自称董事会,决策实际上是我们做,比如预决算,投资融资,重大并购都是我们把关。正常的经营我们是授权管理层的,我们在收购初期也进行了7个方面协同,市场、管理、采购、特定项目等等。市场方面,我们的销售都是交叉销售,把中国市场拓展到欧洲,积极协助。这几年一直在持续地抓。昆山厂这几年一直每年平均30%、40%的发展速度,为什么这么快?从管理学角度,30%已经比较合适的速度。未来会加大这方面力度,在国内有一些布局。

改革不只是企业,包括经营管理层也要自身改革,成为一支契约化、市场化的团队。这方面是一个试点。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有规则要求,不便现在透露。子公司层面的改革也有。一旦有决定,会按照上市公司规则和大家汇报。

Q4:新能源汽车对紧固件的影响?公司对铝制紧固件的策略是怎样?

A:我们收购CP Tech其中一个原因是出于这个。作为一个工程技术公司,在汽车方面说到底它有优势,最近几个月我们也在探讨下一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它既有传统的主营业务,OEM,或者整车的技术工程方面的投入,它有先导的作用,对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这些方面都有影响。大家知道电动车,原来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没有的,我们强项紧固件产品比重也会降低,但是像特斯拉也好其他电动车也好,会增加一部分固定电池板等方面的结构件,所以这方面我们也在转型。

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角度,未来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现在50%市场在中国。您说的铝合金产品,我们已经有了,无非就是怎么介入市场的问题。那这是我们的强项。比如冷冻机方面,全球我们都有竞争力,一体化成型,而且产品不单单可以服务汽车,还有航空业我们都有这样的技术。

Q5:关于融资方式的问题。看到你们说产能已经接近饱和,看到你们的capax 18年也有很大提升。你们还有没有其他融资途径在寻求,战略结构上有没有什么调整?

A:总体基本开支看,今年有供股计划。其中40%会用于收购或者开支,融到的钱大概4500万美金,会有2000+万美金用于并购。总体来说今年新增加的基本开支我们内部的现金流是可以覆盖。所以从资本开支来说,未来压力不会很大。同时公司也在寻找再融资,主要是贷款结构的变化。我们的股东贷款有一部分是美元贷款,现在美元利率也在不断上升,当然我们的利率是定死的,那未来我们也在积极考虑把美元贷款换成欧元贷款,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我们所谓currency mismatch的情况,因为我们主要还是欧洲的资产,需要避免汇兑的风险。另外利息成本会相对减少。目前我们公司也在积极处理中,希望年底会有新的进展。

Q6:改革的问题。这两年党委越来越重要。为什么这样的环境下管理层认为市场化改革可行而且近期有突破?是什么给了管理层这样的信心?

A:您可能更多从新闻,大环境角度去看,其实每个企业所处环境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如果这些行业的企业不改革,是没有发展前景的。我们作为有国有背景的企业,我们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大家可以看看为什么,不要夸大党的作用。说到底还是经济的规则,要尊重规则,尊重法律,尊重效益去做事情,我们的改革也不是说一步登天,而是循序渐进。上市公司本身也有这样的机制,这两方面是不矛盾的。因为我们地处上海,改革也是在大框架下做的,并不是跳出框架去做。

Q7:员工开支4、5亿,员工总数4、5千,那平均下来工资很低,是为什么?

A:我们员工总成本没有4、5亿这么少,因为我们的销售成本也有工资在里面,今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大概7.85亿左右,同比增长3%~4%左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App 用户参考,并不代表88Meeting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市场建议。88Meeting 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