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衍复兴泰: 印度种姓制度(Caste System)是一种社会分层结构,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种族划分。种姓制度基于职业世袭和宗教 purity的概念,主要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及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普遍存在,起源于古代印度教的瓦尔纳制度。
种姓制度的排序如下:
1. **婆罗门** (Brahmins):最高级的种姓,主要包括僧侣、学者和教师,负责祭祀、教育和解释宗教经典。
2. **刹帝利** (Kshatriyas):第二等级,由军事贵族和行政官员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3. **吠舍** (Vaishyas):第三等级,主要是商人、农夫和手工业者,从事经济活动。
4. **首陀罗** (Shudras):第四等级,通常包括劳动者和服务人员,从事各种体力劳动。
5. **达利特/贱民/不可接触者** (Dalits or Untouchables):虽然不正式包含在传统的四个种姓之内,但在实践中被社会视为低于四大种姓的一个群体,他们承担被认为“不洁”的工作,并遭受严重的社会歧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排序反映了种姓制度中的地位高低,而不是实际的人口比例或者种族划分。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已经受到法律限制,并且社会进步与平权运动逐渐削弱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绝对影响力,但种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于社会文化层面。//@衍复兴泰:回复@丁丁海盗船长:波罗门和刹帝利是啥意思呀? 雪山草地?
引用:
2024-03-14 04:34
原帖已删除

全部讨论

03-14 16:30

这就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