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生产线,两种命运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3回复:26喜欢:19

史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达仁堂建成了速效救心丸的全工序自动化生产线;与此同时,同仁堂建成了牛黄安宫丸的全手工生产线。

开建时间没有详查,但根据一些消息推算,这两条生产线可能还是几乎同时开建的,花的时间居然也差不多。


这两家公司,怎么会做出如此风格迥异的选择?

一、代表了现代中医药行业里典型而又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中医药已经不需要发展了,守成就行了,甚至应该返古回到原始社会。一种认为中医药应该与时俱进、继续往前发展。

可笑的是,安宫牛黄丸就不是出原始社会,也并非先秦两汉,而是出自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而吴鞠通是在明代万全所著《痘疹世医心法》里的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增强而成的。

二、跟两家公司的历史有关。

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同仁堂被动的选择躺平,说它被动是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同仁堂赚钱顶多分25%,自己赚钱100%)被乐家后人掏空、放弃;达仁堂则是主动求变,引进西方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继续躺平。达仁堂则是不断创新,研发了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中药新剂型,还在红色基因下,集人民之力,研发了数十上百种独家配方,包括研发出了历史最短的长期保密配方——速效救心丸。

顺带说一句,历史最长的长期保密配方,也在达仁堂这边。

三、跟两家公司的定位有关。

同仁堂作为乐家的执行部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家代工厂,只不过客户是顶级的。由御医这个“大脑”部门决定生产什么药,然后简单的活就外包给代工厂。当然,一些复杂的活那还得在御医亲自指导下在皇宫内完成,比如清宫寿桃丸

乐家四大房各自全国开分店的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

绝大多数中药企业,都不曾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过什么贡献,而只是利益既得者。达仁堂不同,它已经习惯于产研学一体,为中医药贡献良多,过去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如今也以“中药创新领跑者”为己任。

当这两家企业选择这两条生产线,标志着它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达仁堂(SH600329)$

精彩讨论

茅台赖茅经销商06-10 15:20

$同仁堂(SH600085)$ 经典名方
$达仁堂(SH600329)$ 中药创新
只是不同的选择,不存在孰优孰劣,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整体,而非割裂,政策导向也很清晰,守好老祖宗留下的,把老祖宗留下的发扬光大。

费马点06-10 12:44

真能扯,北京同仁堂的丸剂早就自动化了,安宫手工做是为了差异化,又不是没有自动化产线。你去瞅瞅同仁堂的产线,再去看看别的中药企业。北京同仁堂一直走在中药现代化的前列

全部讨论

$同仁堂(SH600085)$ 经典名方
$达仁堂(SH600329)$ 中药创新
只是不同的选择,不存在孰优孰劣,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整体,而非割裂,政策导向也很清晰,守好老祖宗留下的,把老祖宗留下的发扬光大。

06-10 11:16

两种剂型不同,滴丸就适合工业化生产线。安宫单价高,适合手工。要对比,就对比两家的安宫牛黄丸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别吹了,就一个手工安宫全市场没几个敢卖,你就算卖了也没几个买单的,还真是只有同仁堂有这个本事

06-10 12:44

真能扯,北京同仁堂的丸剂早就自动化了,安宫手工做是为了差异化,又不是没有自动化产线。你去瞅瞅同仁堂的产线,再去看看别的中药企业。北京同仁堂一直走在中药现代化的前列

06-10 17:48

同仁堂科技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06-10 15:54

同仁堂安宫流水线产走量,手工产走奢侈品路线,我觉得同仁堂这样做挺好,其他几家厂有底气也可以跟进啊。

06-10 14:52

怎么想起来的

06-17 10:35

史上著名外包公司、代工厂,在股东大会上说:“科研是我们弱项”,“在这一块短板也是比较明显的”。 我的话看透本质,一针见血。

06-11 09:46

那个说同仁堂是少女手搓,相当于是茅台少女脚踩的怎么删了?

讨论已被 并生为一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