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决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更新书堂》·第445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书籍

《决策的艺术》,约翰·S.哈蒙德著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8271 篇深度好文:4378字 | 11 分钟阅读

记住那句老话,“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的地,只能走到哪里算哪里”。

很多想要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清楚、完整地定义他们的目标。因此,他们到达不了他们的目的地。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决策者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他们的目标清单过于简要和随意,忽略了一些只有在做出决策之后才显现出来的重要事项。这些失误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许多人在定义目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少。

他们自以为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和需要什么。他们不经过深思熟虑,就立即做出了看似“解决”问题的选择,并且继续错下去。事后,等到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时,他们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并非真的明白自己的目标。但为时已晚。

第二,找到正确的目标并不容易。

目标往往不会一目了然地闪现出来。当你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真正的愿望可能被抑制了,被掩盖在别人对你的期望、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或者日常事件之下。

对于重要的决策,只有深入内心的探索,才能揭示对你来说什么是重要的。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令人困惑不安。但是,你越是能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就越有可能做出聪明的选择。

那么,如何找到你的目标?

第一步:目标如此重要,请仔细考虑

在匆忙进入实际的决策过程之前,请先暂停一下!

请仔细考虑自己的目标。

你真正想要什么?真正需要什么?你的希望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诚实、清晰和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找出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出更佳的决策。

为什么目标如此重要?

因为它们是你衡量备选方案的基础,换句话说,它们是你决策的标准。

根据决策的不同,你确定的目标可能关系到你的家庭、老板、单位甚至整个社会。设想你是个自由职业者,刚刚为一家大公司完成了一本厚厚的计算机培训手册的编撰工作,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你的直接意向是从其他大公司找到类似的工作,满足你增加收入和增长资历的目标。

但是接下来,你想到对你来说同样重要的目标(你想做的事):社区服务,做慈善,再去做一些你还没有做过的事情,拓展眼界。

你决定接受一份收入稍低的工作——为本地一家艾滋病人救济院撰写募捐信和宣传手册。尽管你会牺牲一些收入,但你会通过做一些超越你自己关注的事,而获得特别的体验感以及充实的收获感。你会肯定自己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当你发觉你的决策过程遇到阻碍甚至陷入停顿时,不妨回头审视自己的目标。它们将使你保持冷静,把握方向:

目标帮助你决定要寻找什么信息。

目标帮助你向他人解释你的选择。

目标决定了一项决策的重要性,从而决定了该目标值得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写下你在决策过程中

希望关注的所有事项

尽量全面,不要担心杂乱无章,或者混淆了重要和微小的事项。

在辨别目标的早期,太讲究秩序,只会阻碍你的创造力。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想象现在、将来甚至潜在的可能事项。不要担心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描述同一件事情。

对同一事情的重新描述可能有助于发现重要的细微差别。采用下列方法来完善你的清单:

编写一个愿望清单。尽可能完整地描述你希望从你的决定中获得的任何东西。什么能使你真正快乐?

想象可能的最糟糕的后果。你最想避免的是什么?

设想你的决定对其他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你希望他们得到什么?

询问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他们在做决策时主要考虑哪些事项?

想象一个最优(即使不可能)的选择。它的好处是什么?

想象一个最差的备选方案。它的坏处是什么?

设想你怎样向他人解释你的选择,怎样证明它的合理性?你的回答可能揭示出更多你关心的事。

面临一项联合的或者集体的决策时,比如涉及家人或同事的决策,首先让每个人按照上面的建议对问题做出回答。然后将清单组合起来,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对原始观点进行扩展和提炼。

通过在开始时使每个人不受他人观点影响而独立进行思考,你将能得到一个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每个人所关心的事的清单。

使用以上以及自己设计的一些方法,你将能够详尽地描述目前面临的问题中你所关心的方面。

第三步:将你的关切转换为简洁的目标

最清晰和最易沟通的表达目标的方式,是用一个包含动词和宾语的小短语来表达,比如“降低成本”“减轻环境破坏”,等等。

如何选择孩子就读的小学?

玛丽和比尔得为他们的女儿凯特选择一所就读的小学。为了辨别和评估各所可选的学校,夫妻两人各拿出了一份清单,他们觉得清单上所列的要求和事项,对女儿的教育十分重要。

接下来,他们综合了各自的想法,这很容易完成,只需把两人列举的清单整合到一起就行了。10分钟后,他们列出了共同的目标清单。这所学校要使孩子:

学习基础知识。

喜欢这所学校。

培养创造力。

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和他人合作。

参加体育锻炼。

了解身边的人。

接受智力上的挑战。

享受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乐趣。

参与艺术活动并学会欣赏艺术。

了解社会。

为将来的学习(初中)奠定基础。

建立持久的友谊。

深化对基本价值观的认识(正直坦率、乐于助人、换位思考)。

玛丽和比尔遵循前面介绍的两个步骤,又整理了第二份清单。这一次,他们着眼于他们希望学校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什么。

不过,两人在这次综合各自的清单时,发现在一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玛丽列举了“不必穿校服”,而比尔则列举了“必须穿校服”。

于是两人展开了讨论。玛丽说道:“我憎恨让孩子穿校服。这让我想起了军事化。我觉得在着装方面的多样性,要健康得多。”比尔则反驳说:“但是,你一定不希望孩子们在着装上相互攀比。对那些买不起新衣服的孩子来说,这不公平。”最后,两人从各自的角度整理出一些关键要素,并达成了共识。

这一次,他们在当初形成的对一所好学校的要求清单上,还增加了以下这些要求:

每年的学费最低。

上学和放学的路程最短。

鼓励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孩子的着装、兴趣等方面)。

不鼓励在物质上相互攀比(孩子的衣服、自行车等方面)。

鼓励尊重和理解所有的孩子,不论他们的家庭条件如何。

第四步:将目标与手段分离

以确定你的根本目标

你已经列出了你最初的目标清单,现在要对它们进行整理。难点在于区别出哪些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例如,新车里配有真皮座椅),哪些是真正的目标(配备舒适美观的内部设施)。

将目标和手段分离的过程有点像剥洋葱,每一层看起来都不同。最好的方式是遵循“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一原则。要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且不停地回答,直到你最后再也问不出来为止。

有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用“最大限度减排”作为目标来评估许多旨在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项目。但是这个“目标”到底是目标还是手段?让我们通过问“为什么”来找到答案:

为什么他们要最大限度降低排放呢?

因为这将减少污染物聚集。

为什么减少污染物聚集是重要的?

因为它会使人接触的污染物更少。

为什么减少接触的污染物是重要的?

因为接触污染物会损害人的健康。

为什么损害健康是一个重要问题呢?

因为损害健康就是重要问题。这就是环保局想要达到的目标,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

问“为什么”会使你发现真正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相对于手段目标而言的根本目标。手段代表了到达根本目标的途中小站。

到达根本目标时你能够说:“我要的就是它。这是我对这个决定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根本目标构成了受你的备选方案直接影响的最广泛的目标集。

想想下面的例子。为了建设公司新的配送中心,你最初确定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建设好”和“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许可”。通过问自己“为什么”,你就会意识到这些是手段,它们最终要实现两个根本目标:“使配送中心的开业准备时间最短”和“成本最低”。

你的根本目标取决于你的决策问题。决策问题中的手段,可能成为另一个决策问题中的根本目标。设想你刚满55周岁,打算在10年后退休。你有两个相关的决策问题:现在怎样投资你的退休基金?以及退休以后做些什么?

在第一个决策里,你的一项根本目标是要为退休积攒尽可能多的钱,而在第二个决策里,有钱只是一个手段。多问几个“为什么”,会将你引向根本目标:达到和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水准。

注意,将手段和根本目标分离开来十分关键,因为这两者都对决策过程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每种手段都可以作为产生备选方案的刺激物,可以加深你对决策问题的理解。

只有根本目标应该被用于评估和比较备选方案。

第五步:思考每个目标对你的意义

你应当已经有了一个可靠的根本目标清单。现在,对于每个根本目标,问问“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问“为什么”,使你能够清晰地看到目标的组成部分。

澄清事实,便于更好地理解,从而帮助你更加准确地陈述目标,看清如何实现目标。另外,当选择的时刻来临,你将能更有准备地评估目标是否正在得到实现。

许多目标的基本意义显而易见,比如,“成本最小化”意味着花钱最少,而有些目标的意义可能不那么容易把握。

例如,你希望使某种特定的空气污染“对健康的损害最小化”,但是,这指的是哪种对健康的损害呢?又是对谁而言呢?

又如,你可能想在你的专业领域“最有声望”,但声望是指什么?以谁的标准衡量呢?澄清一项目标的意义,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澄清了你的每一项目标以后,可以对它们进行测试。使用你的清单来评估多种潜在的备选方案,问问自己是否喜欢得出的选择。如果不喜欢,你很可能忽略了或者错误地阐述了一些目标。你得重新检查它们。

另一种有用的测试是看你的目标能否帮助你向别人解释某种可能的决策。假如使用你的目标作为理由进行解释十分困难,你很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提炼你的目标集。还有哪些目标表述得不够清楚?漏掉了什么?

总结

记住以下几点,你便能更容易地识别你的根本目标集。

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在同样局面下,不同人的目标可能截然不同。

不同的目标适合于不同的决策问题。人们常常忘记这个基本点(毕竟,重复使用目标比对每个问题重新考虑目标要容易得多)。

目标不应受数据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的限制。许多人在列出目标时错误地注重短期的、有形的、可衡量的性质,但这些性质可能不反映问题的实质。使用易于衡量但是片面的目标,就好比你在一个黑暗的街角丢失了钱包,却跑到一盏路灯下去寻找,只因为那里更亮一些。容易衡量的目标经常不能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警惕这个陷阱!

除非环境变化显著,否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根本目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这里的关键词是“深思熟虑”。显然,如果在最开始时目标没有经过推敲,那么,经过深思之后,目标集会发生变化。

但如果已经慎重考虑,而又没有出现健康、资金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类似问题的根本目标应该保持不变,或者是缓慢发生变化。

如果一项可能的决策总让你感到不安,那么你也许忽略了一项重要的目标。你可能会认为这是思维拖沓的表现,但也不一定。有时,当你正视一项决策时,一个此前没有考虑过的目标可能突然闪现出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