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总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4回复:475喜欢:357

一、选股和操作

2023年,是风格至极的一年,高息股和纯粹概念股两种完全不同的极致风格成为市场的大赢家,而基金重仓的成长股由于不断的赎回而被市场抛弃。今年全年持有制冷剂,年初部分仓位做了复苏方向,3-5月份做了光模块里的剑桥和中旭, 后面做了几只AI和数据要素股。有一只表现不错,在高位了结,其他的几只也在相对高位出局。科创板里的纳微和爱博是全年都投入很大精力研究和跟踪的个股,纳微在5月底前把仓位降了下来。下半年重点研究的方向是港股创新药领域。目前主要仓位在制冷剂和港股创新药。

二、经验和教训

我觉得今年这样的极端行情,反思没有特别大的意义。A股的行情,周期轮回,永远是风格走到极致。我们不可能适应所有的风格,我们的操作只能是符合自己体系和理念。过度反思会破坏自己的体系,就像技术面选手的过度拟合而无所适从、甚至走向反面。关于个股,大家可能最关心的是制冷剂和纳微科技

关于制冷剂,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是特别清楚的,过程真是跌宕起伏。如果写出来,足够写上5-6页的。由于我现在还在重仓参与其中,等到做完制冷剂的行情,再回过头来做一次全局性的总结。下图是23年下半年参与过的一些券商组织的制冷剂会议和公司调研,对制冷剂的跟踪一直非常紧密。

关于纳微科技,首先请大家看下面这张表。这些股票都是曾经市场的明星股,也都是我所参与过的。纳微科技的跌幅在其中不算是最高的那几只。但纳微现在的情况是,行业目前在低迷期,它今年的业绩没有增长。而由于股权激励超过1亿的费用又侵蚀了净利润。现在市场担心的是它的成长性会不会被证伪。其实,这其中涉及2个核心问题,一是,你未来是否看好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二是,纳微的行业优势是否能够保持?第1个问题,不需要我来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2个问题,我觉得尚无结论,还需要持续观察。但是,有一个指标可以作为很好的观察点,就是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的毛利率能否保持。今年10月,和某位大股东一起吃饭,聊到纳微,我们的观点也很一致。对于纳微,我们需要看到它至少2个季度的营收大幅增长,也需要看到股价技术面的改善,才能转手去做多。因此纳微需要耐心观察。爱博的增长没有问题,当前的走势本质就是杀估值,另外4季度,由于医美行业的惨淡,具有消费属性的医疗股普遍被大幅杀跌,这只是市场情绪的变化。我认为,爱博的长期逻辑并没有变化,而24年,PR和美瞳业务也有相当大的期待。年化40倍PE的爱博机会大于风险。

对行情和方向的判断,谁都有可能出现错误。但是一个稳定的投资体系是最重要的,它让我们不但对结果可控,过程也可控。经过这几年熊市的反复考验和不断的反思打磨,我愈发相信拥有一个强大的体系,并且坚持自己的体系,比挖掘一个或者几个大牛股更加重要,它是守护我们穿越熊牛的关键。

三、进化和升级

我的体系在去年进化到5.0后,已经比较稳定,并没有做新的升级。我的理解如果体系不断升级,说明体系还是不够稳定。只是我在体系4大要素之一的境界上理解上又多了一重。(详细的阐述我放在了第四部分“挫折和成长”的第2条)

今年8月31日在雪球上做了一次直播,详细讲述5.0的投资体系。12月,分别在武汉和广州做了一次体系分享,效果不错。通过每一次分享,我自己对体系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挫折和成长

2023年是非常极端的一年,可以说相比2018年更甚,。很多人持有的股票大幅下跌,远超过人的想象。我自己也踩到几个坑里,得益于体系而及时跳了出来。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1. 对基本面有超越市场的认知。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对基本面的拐点有清晰及时的判断。当然,做到这点非常难,只有非常少的人可以做到。

2. 要有把自己置身事外的能力。对于很多中长线朋友来说,几年重仓在一两只股票上,时间精力资源都大量投入其中,这些都是沉没成本。他们沉浸其中,认为自己对公司的认知远超市场,面对下跌选择与市场对抗,不断强化对公司的看多逻辑而无法自拔。因此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理性看待,其实往往只需要最基本的常识,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也是我投资4要素之一,“境界”中包含的一层意义。

3. 结合技术面来分析,选股难度会大大降低。年初发现一个黑科技的环保公司,感觉很有看头,前前后后调研了好几次,并让几个兄弟进行跟踪调研。但是,我的搭档老手观察了盘面2周左右的时间,得出的结论:这绝对不是大牛股该有的走势。于是团队就不在此股上面下更多的功夫了,只进行常规跟踪。说实话,当年在三聚环保上做了几年,让我对黑科技还是心有忌惮,但是又心里告诉自己,不能错过真正黑科技的机会,这本来就是很矛盾的。但通过技术面的验证,就容易帮助自己下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4. 用价值判断的方式抄不到底。因为心中对个股的价值有了基本判断,往往容易在左侧过早买入,而市场的非理性常常远超人的想象,个股跟随大盘或板块惯性下跌,经常会大幅跌破心理设定的价值区域抄底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股市常有“老手死在抄底上”。

5. 保持底线思维。当一个股票持续亏钱的时候,要停下来,认真问自己,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要么是买点有问题,要么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还可能是市场出现了系统性的风险。

6. 不要用杠杆。杠杆是扩大战果用的,而不是摊薄成本用的。它只能用于锦上添花,而不能用于雪中送炭。

成长:

拓展了一个新行业。23年下半年,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入到创新药这个行业。创新药的研究门槛很高,但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对创新药主要品种的逻辑理解能力在不断加深。未来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研究。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哪个重要,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我一直认为深度比广度重要,并注重提升深度研究能力,而自己在投资的广度上相对来说是一块短板。今年受人启发,开始研究沪深300来拓展自己的广度。先从沪深300的财务数据来做分析,然后再从指标或者技术面上挑出好的标的,深入研究基本面。目前已经初步挑选并完成分析汽车板块11个、医药25个、化工14个、半导体29个、电力设备29个、地产7个,一共115个股。

12月份,拜访了相交很久的爱华总。聊了一下午,深受启发。尤其是他对胜华案例的复盘让我深受启发。和成都陈总的一番交流,听他讲当年重仓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天齐和通威的精彩故事,感觉找到了知音,当然他也是当年持有牧原的战友。

还值得一提的是调研中多次遇到的一个大姐,她转型做投资才短短几年的时间,23年的调研已经超过我的次数。我特别佩服她的学习精神。第一次认识她的时候,她问我的网名,我告诉她八万顷。她问我名字的出处,我告诉她是来自一首宋词。结果几分钟后,她就找到了一首宋词给我发了过来。我惊讶于她的这种精神。相信今年的很多调研会上还会遇到她。

在研究创新药的时候,得到了京研汇的几位朋友的帮助,感谢薛总和叶总。也感谢团队的CT,他对康方的深刻洞察力和持续跟踪,让我对创新药的理解通透了很多。

还要感谢23年所有组织调研和探讨的朋友们!

五、读书和学习

今年在读 书上是少于计划,主要原因是因为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调研公司。 能够坐下来读书的时间很少,还要花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成长。带着孩子爬山和滑冰打雪仗,也是人生的乐趣。

看纪录片《中国通史》前50集,《三维地图讲解》西汉、新朝、东汉。

组织了4次论剑,分别在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武汉墨水湖、番禺荔湖。经过3年的行情,终于能够将大家聚在一起,总结过往、畅谈当下、放眼未来。上海论剑是非常圆满的一次论剑,特别感谢上海的兄弟们的辛苦付出。

六、实地调研

今年共计参加实地调研55场次,平均下来超过了每周调研一场的频率。具体的公司名字就不透露了。从行业来说,上半年侧重在AI相关方向,下半年侧重在创新药方向,贯穿全年的是科创板的长线股和制冷剂个股。有人看到我的朋友圈、雪球,觉得太多太杂没有什么规律,似乎我什么公司都跑去调研。其实我每次调研都是有选择性的,都是符合我自己的战略方向的。

实地调研对投资提升的帮助还是很大,和几位上市公司CFO董秘等高管进行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对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的看法、估值等等,收益匪浅。对于培养全球市场的视野和构建未来的布局来说,非常重要。

七、后市展望

如果沿着市场的惯性去做24年的走势预测,去做未来的行情展望,虽然符合人的现实需求,但是并没有任何意义。站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出独立判断,不可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方能深入逻辑并坚持跟踪。于我而言,成长股是市场永恒的方向,而周期股中也总是会出现机会。

涨时看涨,跌时看跌,这是多数人的通病。去看看21年高位时的种种看多言论,各种新的估值方法,其实都掩盖不了估值过高的事实,那个时候,均值回归就开始发挥作用。而经过3年的下跌,很多公司的股票已经跌出了价值,而均值回归必然也会发挥作用。去抱怨吐槽各种股市制度性问题,除了让自己的心情暂时好一些外,没有增量益处。而相信最基本的股市规律和常识,才是成熟投资人所该有的品质。

当然,我们也要降低投资预期。芒格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学会降低投资预期,让预期符合实际,最终实现长期高复利的投资。合理的投资预期才能孕育好的心态,而过高的预期容易让人失去理性,导致投资交易操作变形,陷入频繁交易和追涨杀跌。

看好的方向:

1. 制冷剂。 制冷剂在雪球已经谈的很多了,24年是三代制冷剂配额正式实施的元年,逻辑正式开始兑现。对于制冷剂,我提醒大家要关注真正的逻辑,而避免陷入到什么时候涨价,涨多少,目前的库存是不是太多了等细节问题。行业周期的拐点,供需格局的变化,商业模式的重塑等等才是最重要的,投资必须努力看透本质。这个市场太多人短视和缺乏耐心,但是更多的是没有看透根本逻辑。

2. 创新药。关注的重点还是在港股创新药,将把握商业化和出海两条主线,一方面,关注已实现商业化并且产品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关注具有重大临床管线价值和壁垒、能够实现产品出海的企业。港股连续4年的下跌,让很多港股的估值跌得了历史性的低点,而创新药又迎来了行业的爆发。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3. 概念方向: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其他AI(美股映射)。

#2023年投资总结#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八万顷03-13 23:15

收到几位朋友私信问问看好什么创新药标的, 我就是说说我看好的。
第1类,长期看好的,康方和亚盛
第2类,其次看好的,和黄,翰森,金斯瑞,再鼎
第3类,有投资价值的,信达,百济,中生
第4类,A股的标的,科伦,新诺威,百奥泰,甘李第5类,创新药EFT
第6类,上游供应链,纳微等
第一类的公司,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研究和调研,第2类公司也都做个调研和内部主题分享。这个名单并不全,只是我们研究覆盖到的一些公司。即使这样,去年55场调研,一多半都是创新药公司。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未来创新药值得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持续研究。很多创新未来的空间超过制冷剂。

八万顷03-15 13:48

巨化涨停!三美涨停!

八万顷02-21 11:51

今年的2个大机会制冷剂和创新药。

八万顷03-13 16:58

创新药的春天来了!在创新药的一年多时间,被各种各样的黑天鹅搞得苦不堪言。还好,总算是坚持下来了!

八万顷03-20 08:35

现在进入了年报密集期,养成好习惯,每天读一章《道德经》,喝一杯茶,读三份年报!

全部讨论

Megood今天 14:06

学习

小龙翻大江今天 12:11

纳微市场太小了 高端生物制药材料的通病 技术引入门槛高 验证周期长 进去了难替换 毛利高 净利高 市场规模小 btw 中国还有一家高端生物医药耗材隐形冠军 杭州科百特

士心止戈012今天 11:41

整个产业规模空间不大,远远不如新能源、电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

士心止戈012今天 11:38

市值空间小,辨识度低。

mrchenlzl今天 11:14

想学调研,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有人带吗?

骨刀热肠今天 10:46

多读有益

骨刀热肠今天 10:39

人家只是分享,又没让你买!

骨刀热肠今天 10:38

两字不认识'赶紧去查

骨刀热肠今天 10:37

8⃣️大

八万顷今天 10:16

你说的有道理。研究纳微的难度比较大,普通散户更适合研究商业模式简单,低估,现金流好,低成长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