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只会顺取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2
这是我的逻辑,当前我们还是追赶者,尚未完成国产替代的行业是芯片(22年国产化率25%)、医药医疗(大量进口药和器械)、化妆品(中高端),工程师红利+内卷的巨大加速度,只要是制造业我们都会赶超欧美的。所以我看好并重仓芯片设备材料+港股的创新药和药械。但是医疗跟过去的消费电子家电汽车光伏有个逻辑区别:前者是民生行业,一系列的国谈集采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利润,会一直被上头打压,所以买的是港股的创新药和药械(风险更大,目前亏损),没买仿制药。前辈怎么看?
这是我的逻辑,当前我们还是追赶

热门回复

2023-09-30 13:39

集采对创新药的影响还在评估,应该还是有空间的,我们还可以多看看能够出海的药企,未来的空间更大。

2023-10-01 07:57

不单医药,新能源,高科技,电力设备任何愿意出海的企业都高看一眼[鼓鼓掌],真正的融入全球化就是出去闯,继续内卷是毫无前途的

这就是目前投资创新药械的重点。

2023-09-30 15:08

出海的应该是原料药,仿制药真的不如别人

艾力斯,首创新药(first in class)+集采放量+药品出海+适应症增加+存量患者众多,业绩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