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顷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2喜欢:8
今天和一位朋友通电话,他现在很纠结。一方面制冷剂有很明确的预期,另一方面,低位股票涨得咔咔的。他很想换一部分仓位过去。我劝他:制冷剂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在机构里也逐渐获得共识,缺的只是一个时间和导火索。现在拿住它,也许会输时间,但是不会输钱。
而现在你把仓位转到所谓的低位股,你对它们的研究也并不通透,也许一个调整就给你甩下车去。有时候,我们需要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坚守自己应该坚守的。确定性和重仓才真正能让我们赚的大钱。

热门回复

2022-11-16 16:31

我其实不喜欢坐而论道,我喜欢反复讨论主要逻辑和用数据说话。巨化和纳微的主要逻辑不仅反复和朋友们讨论了很多遍,连文字版都改了好几版;而关于数据,预测利润都是小事儿,我估计没有几个人把基加利法案实施后几年时间,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的几种场景都用数字推演了一遍吧。我做到了。[大笑]

制冷剂的预期:1、到23年1月1日,不会再亏钱卖。比如R32至少要卖到15000-18000,但是实际上最好卖到20000才能保证绝对不亏,因为原料也在涨价,很难说绝对不亏钱是个怎样的范围。
2、23年冻结,24年缩减。会随着需求增加和供给量缩小(供给量会缩的很快)。可能在三年达到预期和价格的峰值。我们能看到的是首先形成价格联盟,要看谁在生产,愿意卖多少钱。制冷剂涨价国家是不太管的,节奏就是“涨价-盘整-跳涨”。可能每天就涨10-200,但是总体的价格线是不会跌了。

不知道八大怎么看

$巨化股份(SH600160)$
市值有点大,这种是小行业龙头,即使算正常工业品的净利率10%,整个行业利润能有多少?参考新和成、安琪酵母等。

2022-11-16 16:04

撑死了30-40亿?哈哈哈!我今天听到了一个最好听的笑话![大笑] 让我先去一边笑一会儿先。

明白你的意思,这种公司用pb-roe理论投资,在其roe上升前期股价弹性比较大。新和成利润40亿,估值最高八九百亿。但是梅花生物今年利润也达到40亿,估值只有300亿。终值思维也是值得借鉴的,有些行业是不断成长的,宁德时代是成长行业。巨化从500亿预计翻倍到1000亿算到顶了,但是如果下跌到300亿,投资者能否承受?巨化这两年利润也就是10亿,撑死了利润将来就是三四十亿,跟新和成梅花生物同一个级别。

2022-11-16 15:16

这种所谓的终局思维,看起来很有格局,实际上可能错的离谱。我在20年就见到有人用同样的思维来做宁德时代的分析,看的我都憋出内伤了。我觉得做研究就要扎扎实实去做好研究,不要寻找short cut的做法,想要把基本面的研究做到顶级的程度,该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

2022-11-15 20:27

对象、时机和力度的三角关系,深研的对象、重手的力度是大幅盈利的基础,而时机则缥缈不可测,唯有一招:守株待兔等风来。

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明一无所知,却又喜欢言之凿凿。

如果终局思维有用的话,那么A股所有的公司最终的结局都是倒闭,100年 200年 总会倒闭。
但是不妨碍他在5年的时候,炒一波翻十倍。
我之前是做实业的,跨境电商,然后我弟弟是在河北老家做机械加工的,赚的钱,全都买了设备,我们跨境电商,撸一波,就走。根本没有所谓的价值。制造业,10倍pe不能再高了,因为设备必须要更新,赚来的利润,打5折都不够。

2022-11-16 21:54

讨论仓位没有意义,我有自己的体系,会在自己的持仓里动态做一些调整。关键是要手里的每只股票基本面真正研究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