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操作策略和估值应⽤的⼀点思考-冯柳

发布于: 雪球转发:59回复:28喜欢:162

《对操作策略和估值应⽤的⼀点思考》

作者 冯柳/2013.09

从接触投资以来,我思考最多的应该就是操作体系和估值⽅法的实际 应⽤了。其实就个⼈⽽⾔,我是不赞成⼤家过分重视估值的,因为这⾸先 是个博弈的市场,且具备明显的不对称属性。每个领域都存在拥有更全信 息、更深理解的内⾏⼈⼠,他们是影响市场的重要⼒量,我们虽可在⼀定 范围内建⽴起能⼒圈从⽽达到半内⾏程度,却很难成为最接近真相的⼈, 所以我们必须在诗外寻找优势,在⼼智能⼒上锻炼⾃⼰。成熟⼼智就是敬 畏市场,承认⾃⼰的渺⼩,⽽估值不符合这种精神,它更多是由内⽽外地 划定⽽⾮由外及内地聆听。即便如此,我们仍旧需要⼀个基础⼯具来对市 场进⾏标⽰,关键是分清主次,不要刻⾈求剑。

为了⽅便阐述,我要通过⼀个简单的例⼦来描述,虽然不能模拟真实 的市场,但可帮我们提炼出主要的逻辑。有这样⼀个盖碗下藏钱来交易的 市场,碗下会放⼀张⾯值20或100的钞票,这时候你来投资的话该怎么做 呢?如果其他信息都没有掌握,那就会估值混乱,从20元到100元都可以, 你只能给出基本边界,然后随机参与波动,只有在市场跌到极限边界20以 下时才能出现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如果我们知道两张钞票是对半出现的 概率后,就可以给出60的理论估值,低于这个是机会,反之则为风险。在 这个过程中可以有3种操作模式:⼀是由情绪决定的短线波动交易;⼆是是

由逻辑决定的中线估值交易;三是由事实决定的长线翻牌交易。

然⽽现实市场和以上理论是完全不同甚⾄相反的,因为总会有⼀群能 更⼤概率掌握碗下⾦额的内⾏⼈参与,你会发现实际操作中⾼于理论估值 的才是机会,低的却是风险。当然这⾥还会有20和100的估值边界,在极限 边界外我们依旧可以获得理论上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够的耐 ⼼等到极限位操作,还是可以获得确定性机会。但现实往往更残酷,它还 有可能出现很值钱的纪念币或⼀⽂不值的假币,虽然这种概率很低,但偶 尔也会出现,或被引导产⽣这样的假想。那么我们发现最⼤的波动往往是 在突破绝对边界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你觉得极不合理的估值位置往往隐含 了最⼤的机遇或者风险。除⾮你退出不玩,否则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逐趋 势,达到与内⾏⼈⼀致的⾏动效果,但这会使趋势导致趋势,从⽽产⽣假 动作,增加我们对市场揣测的难度。更被动的是,这样的⾏为还可能会被 利⽤⽽形成⼀种猜测,从⽽出现把低值假币当作纪念币来炒作的荒唐局 ⾯。当然,这可以通过提⾼技术能⼒完成对趋势起蕴和延展的阶段认识来 分辨,但这属于归纳逻辑的范畴,背后需有⼀整套仓位及交易原则来⽀ 持。

现实与理论的差异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博弈⾏为复杂化,我们对 估值的使⽤⼀定要从务实⾓度出发,先把它当作理解市场的⼯具,从它的 异常中读出市场的思考和预期点,标识出此基础上的赔率分布,然后才是 具体的价值估算。因为估值的前提是真相不被充分掌握,否则便是确值 了,所以我们要清楚这只是⼀个随时会因情况⽽改变的概数。除⾮是在绝 对边界下注,且具备极端事件的排除能⼒,就像上例中你虽⽆法清楚了解 ⾦额但可辨别真假的话,那在20以下你就拥有了相当确定的机会。其实这

也是格雷厄姆的思想核⼼,只是他⽤了安全边际这样的词,从⽽让⼈误以 为是低估折让的含义。另外格雷厄姆所追求的破产清算价值⾼于购买价的 极端边界太难出现,所以巴菲特才会转到另外⽅向,就是成为绝对内⾏, 不熟不做。但这也是巴菲特中晚年才达到的境界,是之前长时间的沉淀使 他成为多领域的内⾏。就早期来说,我认为他还是理解了格雷厄姆关于安 全边际的核⼼,寻找基本⾯与估值的极限位⽽⾮低估位下⼿。只是格雷厄 姆的极限指的是破产清算,我们的极限可以是企业最坏情况被排除就可以 了。当然这就涉及你对极限的认识能⼒,但不管如何,排除总⽐彻底掌握 要简单⼀些。

接下来再谈谈我⼀直提倡的个性化操作策略,就是针对⾃⾝的能⼒圈 情况⽽⾮股价可能有的运⾏轨迹来制定操作依据和估值参考,这样的好处 是能令⼈放下得失⼼与各种不必要情绪来返观⾃⾝,实现与世界的合理对 接。我觉得市场是⼀个博弈游戏,⼤家⼀定要明⽩⾃⼰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上,知道与其他⼈的优劣差距在哪⾥,然后才能相应地做策略选择。⽐如 我对⽩酒的领悟相对好点⼉,算半个内⾏,所以敢等底牌做长线,哪怕当 时在外⼈看来估值⾼到离谱,但我⼼⾥对未来有个⼤概认识,愿在⾥⾯参 与调整,很多时候都是看了⼀个牌后再去等下个牌的揭开,中间有过很多 次震荡,有时也会有担⼼,怕把到⼿的利润吐回去,但觉得⾃⼰能理解这 个⾏业,所以也就克服了这些情绪坚持下来。2013年进⼊医药领域只是因 为判断不该有更坏的情况出现,但对究竟能多好还不清楚,不敢过分展望 前景,所以拿了⼀年多的中线就退出了,把保住利润放⾸位,不觊觎⾏家 的空间。⽽后进⼊科技领域时,更多的是感觉到市场会向这个⽅向去,因 为2013年年初很多股票的估值在往上抬,出现了估值异常,但由于⾃⼰完 全是外⾏,只敢按中短线的标准来顺势做,在突破时追⾼买进,虽然也找

了理由来佐证⾃⼰,但⼼⾥并不坚定,所以短短⼏个⽉就放弃了,这也是 为什么很多朋友质疑我风格⼤变,其实是我没太搞懂的原因。

全部讨论

2020-01-23 16:12

这也是冯柳说的:低位不能证其无,就有,是机会;高位不能证其有,是风险。这句话的相反面。

今年读第2遍《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尤其读到冯柳先生的这篇。 
“那么我们发现最⼤的波动往往是 在突破绝对边界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你觉得极不合理的估值位置往往隐含 了最⼤的机遇或者风险。”
这句话,上次读的时候,很费解。 现在终于明白了,芯片股,在2019年的时候,动辄就炒到100倍PE,这还算可以理解。 但是当它们普通都突破100多倍或者某个阈值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市场是疯了。市场是没有疯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阈值,那么在突破后,后面果然是最大的一个机遇在等着!
我在芯片股上是犯了很大的错误,19年买过汇顶和兆易,兆易还专门去股东会上做了2次调研。 但是最终只拿到50%左右的利润,就下车了。错过了真正的主升浪。我觉得这还是研究功力不够的结果,还需努力!另外,在新能源车这个板块,不能才重复芯片的错误!

2020-01-22 17:48

可以说描写的非常形象了,太厉害了

2020-01-24 23:57

盖碗藏钱,比喻太精妙了!

2020-01-23 11:52

123

2020-01-23 08:03

冯柳

2020-01-23 07:14

冯大的意思应该是尊重市场,他是把自己置于弱者所以才这样说,另外突破边界时的机遇我觉得还是要深研后成为内行才能把握,至于参与后就应该尊重市场,顺应趋势不破不出,如果不能成为内行,不理解为何突破边界,又如何能安心跟随市场,当然如果能成为半个内行,把握50%的收益感觉也不错了

2020-01-23 06:01

我40卖的晶方

2020-01-23 05:59

有些时候上下百分之五十都正常

2020-01-22 23:37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