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出炉,长投学堂提示三大重点值得你关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几天,长投学堂的朋友圈被一份报告刷屏了。起因是《经济日报》发的一份报告:《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

  报告里说了啥呢?

  说了很多。

  不过,首先有3个点,特别受关注:

  1)2018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为20.88万。

  2)93.03%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3.82%的家庭有两套或以上住房。

  3)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71.35%。

  咳咳,对于这个数据先不予置评。下面长投学堂带你一探究竟。

  01、不是“被平均”,而是“现实”

  表面上看,这个报告好像很夸张,又让很多人享受了一把“被平均”的命运。

  但实际上别忘了,这个报告的调研对象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只要你生活在一、二线,或者强三线城市,家庭算上房产,总资产可能都超过百万了。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如果家里拥有一套地理位置尚可的房子,那差不多就能算是千万富翁了。

  再加上第三条“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71.35%”,说明大多数人的财富,还是来自于房产。

  不得不说,这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头衔,来的有点水啊。

  但话说回来,既然这些数据感觉没太大参考意义,是不是这份报告就没啥价值呢?

  还真不是。

  结合前面三点结论,以及这份报告中的其他信息,我们还可以获得三点思考。

  02、账面资产,并不能让你成为真的有钱人

  首先,这种账面上的千万富翁,仍然每天需要挤地铁上班,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即使账面上的资产再多,那也不过是“纸面富贵”而已,根本算不上“有钱人”。长投学堂曾经看过一个数字:2018年,我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000多元。

  也就是说,真正我们手里可以随便乱花的钱,每年不到3万元。

  还有一个数据说,中国有488万“拥有600万资产以上”的家庭。可是,“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也就是说,不算自住的房子),数量只有172万。

  这中间几百万的差距,都是那些“有钱”的穷人们。只有自己真正掌握的钱,才能算是自己的钱。纸面富贵,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还是要一点一滴,攒下自己的“可投资资产”,也就是我们常常比喻的:帮你下金蛋的鹅。

  03、投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调查报告还显示,中国64.8%的家庭在投资方面属于极度风险厌恶型,不能承受任何本金亏损。

  因此,88%的家庭都把钱放在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中,没有购买任何权益类资产。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直到现在,88%的人依然只会存银行,或者连银行都不存,直接拿着现金在手里。好像只有每天看到钱在那里,才觉得安心。长投学堂想起了一个有钱的朋友,他手里长期放着超过50万的现金,连余额宝都不买。小投问他,你放这么多现金在手里干什么?不怕通货膨胀吗?他的回答简直让小投惊掉下巴:买股票怕赔钱,存银行利息又低,索性放在手里,用的时候也方便。

  天哪,存银行嫌利息低,拿现金却不怕没利息?!这逻辑,哦不,这财商,也是醉了。

  于是小投就想借机给他普及一下有关理财的知识,没想到刚说了句“短时间不用的钱可以先放在余额宝里,起码还能享受一点收益”,朋友就大手一挥:“别跟我说这宝那宝的,又麻烦又不靠谱……”

  看到了没有:嫌麻烦和怕损失,正是许多人宁可把钱放银行活期,也不学习理财的原因。

  因为不想学,导致了对于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理财产品都不了解,又因为不了解,反而特别容易上当受骗。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极度风险厌恶带来的“负效应”:投资必须选择“收益很高但风险很低”的产品。

  在实际生活中,投资的风险都是跟收益成正比的,股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波动性高、风险性高,但收益也比较高,一般人都知道这个,所以都不太愿意去投资股票,怕本金损失。而银行存款呢,大家也都很清楚,风险很小但收益也比较少。想要靠银行存款实现一夜暴富,那是绝对没有可能性的。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却总会出现一些“反例”:那种声称“收益很高风险很小”的P2P产品,常常给出年化利率10%,甚至20%的收益,却没啥风险。于是很多平时非常“胆小”的人,却会把所有的钱全都投入到其中,最后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各种理财陷阱和风险,许多人采取的态度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然后就一厢情愿的以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惜的是,意愿和现实是两码事,就好像风险厌恶度再高也不能阻止你被骗一样。唯有掌握更多理财知识,才能帮你避开大多数的陷阱。

  04、保险很有必要

  报告里还提到,48.2%的人存款的原因,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还有36.8%是“为养老做准备”,然后就是“为子女教育做准备”等等。

  那么小投就纳闷了,要多少钱才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呢?十万还是二十万?或者说一百万?那么,假如还没存够那么多钱就出事或生病的话,又该如何呢?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保险,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缺失。

  关于保险,小投也曾写过很多篇文章论述它的重要性了。今天就再唠叨一次:对于所有家庭来说,“应对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的最佳方案,不是多存钱,而是买保险。

  特别是对于家庭顶梁柱,承担着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旦有风险,整个家庭就会陷入困境。尤其是到了30多岁以后,身体、健康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而生活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假如没有足够的保险作为安全垫,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让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

  也许有的人会说自己单位福利好,五险一金配的很齐了,但其实“钱到用时方恨少”,许多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发生后,光靠社保是远远不够的。

  保险的主要作用就是以小博大,平时少投入一些,到了需要时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买保险方面,一定要先给自己和主要的家庭经济支柱买齐买足,而不是一味只考虑孩子和老人。

  如果还有小伙伴不知道“买什么保险”,或者“怎么买保险”,那么可以试试长投学堂保险实战课,会有专人,手把手教你挑选适合自己和家人的保险。

  05、结论:未来,投资理财是刚需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光靠存款肯定是不行的。

  未来几十年,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能再像以前那么快了,所以我们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收入会继续大幅增长上面,更不能总想着买个房就能致富。

  这本身是现在社会的发展规律:无论哪个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增速都会降下来。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财富没有办法增长了,而是我们需要:换一种增长方式。是的,这种方式,就是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会的东西,它需要你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并且找到正确的路径。

  当然了,你肯定知道,小投下面要说的就是:长投学堂,就是你学习投资理财最好的途径,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