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非烟16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62喜欢:13
为啥你记得这么清楚

热门回复

五粮液,我做高管的时候,跟大经销商吃饭,跟重要的客户吃饭(比如航空公司的餐饮采购部)都是五粮液,(大概1996年左右),那时候浙江上海就没人喝茅台,茅台主要销量在北方,南方广州一带喝的都是人头马,路易13

人生第一只股票,10元面值,160涨到280出的

那是很后面了,大概1997年左右了,一堆电脑,一堆投资者围着看,边上交易机,刷卡可以交易,中户室有座椅,一人一台电脑,一个房间,4,5个人一间,大户室一人一个房间,中午有免费盒饭[大笑]

茅台上市的时候盈利还不如五粮液,那时候我全仓如日中天的格力电器

五粮液的败笔是搞了太多五粮醇,五粮春,尖庄之类的,把整个品牌形象搞下来了

食品行业,家电行业是我人生的重要节点,太知道里面的弯弯道道了,反而对于不走商超的高端白酒(90年代末)的竞争优势认知不足,对于家电中格力的牛B认知很足(我第一次买房的时候装修舍不得用格力,太贵,但是有钱人还是买),加上买房装修用了很多钱,所以剩下不多的钱就买了格力股票

不是,南方清香型口感受欢迎,我外公只喝汾酒和洋河大曲

北方是,南方不是,关键是给客户赚大钱,喝酒好坏是面子问题,代表公司和高管的面子,

长虹是95--97年,我就是卖了长虹,踏空后去的格力

可能是陆家嘴的地段比较贵,我印象中的中户室象一个小学教室,差不多有二、三十个人。中户室里的桌椅有若干排,每排放两张桌子,一张桌子上放两台电脑,一人一台电脑。我那时候还年轻,我的同桌是一位中年大叔。中户室也提供免费午餐,条件是月成交额100万元,我不做短线,所以达不到条件,而且我当时的工作单位有免费午餐。我当时很少过去,中午午休的时候偶尔过去看看行情,每次过去,中年大叔都很热情地打招呼,因为我的电脑基本上不用,他一人可以同时用两台电脑,方便做短线。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查行情、做交易一般通过电话委托,更早之前则是在柜台填单子、红单买、绿单卖,上班族一般是下班后去证券营业部填隔夜委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