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化确定性收益的投资有多珍贵(转发下自己2018年的文章)

发布于: 雪球转发:218回复:162喜欢:464

11%年化确定性收益的投资有多珍贵(转发下自己2018年的文章,少数数据做了更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比原子弹更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天才为何对复利如此推崇,许多人不知其所以然。即便我们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复利的力量,还是有许多朋友表示疑惑:复利,真的这么神奇?

荷兰在1626 年以相当24 块美金的代价,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

2000年整个曼哈顿大约价值2.5万亿美元,374年涨了1100亿倍,年化收益7.05%

这例子里面最重要的因素的是什么?是确定性,也就是说,你要保证每年都有7.05%的收益,这个非常非常难,不要说374年,74年的7.05%的增长都很难,,74年的连续增长是154倍,

74年相当于人的一生,我们假设人的一生是40年的投资长度,我们再来看,40年的7.05%增速,差不多是15倍。

从中国的15倍的角度看,这成绩很一般啊,40年前的1978,俺的家长差不多50元一个月,15倍也就750元,过去40年看中国平均工资差不多涨了100倍,那时候的钱拿来投资到现在赚15倍,要被人笑死的,亏大了,亏惨了。所以大多数人会对这个7.05%的收益嗤之以鼻。

之所以这个7.05%会让中国人看不上,是因为这个7.05%是放在中国最快速发展的40年里,按照现在的5000块一个月算,40年后,也就是2058年,大概是7.5万人民币一个月,2058年,我们中国的普通岗位收入会有7.5万人民币吗?

如果把这个7.05%放在美国呢,70年代末,美帝的人均年收入差不多7000美金,按照7.05%算,这笔钱放到现在是10.5万美金,这大概是美帝普通劳动者2.5年的收入,这40年,美帝普通劳动者工资涨了6倍

然后看香港,月收入2400港币,到1.2万港币,差不多5倍

英国是600英镑到2100英镑,差不多3.5倍

日本,很有意思,70年代末的日本,平均月收入10万日元,10多年时间就狂涨接近4倍,到90年达到37万日元,然后后面20多年还倒退了5%

这些例子都是没有战乱,没有大的动荡的国家来看的

所以当我们脱离中国最快的40年,用世界发展水平来看,40年增长15倍,其实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我们之所以对于7.05%的增速看不起,是因为在中国,问题是中国还会有这样高速发展的40年吗?

假如未来30年,中国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增加2倍至1.5万人民币一个月,(差不多2.5万美金),GDP按照4%增速增长30年,这个时候,中国的GDP应该有42万亿美金,而美帝按照2%增速增长30年,差不多有34万亿美元,所以7.05%的收益,其实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收益。

当我们撇开前40年的错觉,明白7.05%的增速是个极其了不起的速度的时候,我们再回头看世界顶级投资家的收益率

巴菲特----------57年,年化20%不到

林奇-------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后来心力憔悴退出投资界

邓禄普-----------1954年至2004年中,每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3.8%,

索罗斯------------30年,20%,不过最近几年混的比较惨

约翰•内夫-------------31年,年均回报率13.7%

耶鲁基金------过去20年,年均净收益率为13.9%;过去10年间,年均净收益率为11.0%

施洛斯--45年 15%

戴维斯---47年,23%

我们再看一下国内顶级公募基金的收益率(看图),这些股票型基金过去10年,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最好的10年年化收益不过14.5%,年化11%可以排进过去有10年操盘历史的股票型基金的前15名(2462只)

---------------------------------------------------

从这些投资大师的年化收益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1长期年化超过20%的投资,都是最顶尖的大师所为,甚至13%的长期年化,都是大师级的投资能力。

2长期超过20%收益的投资大师,其投资的时间段,都是跟整个美帝最繁荣期想吻合。脱离了最繁荣的时期,长期年化收益率就大大下降。

-----------------------------

另外,我们在现实投资中也看到不少高手,最近10年收益惊人,年化收益高的惊人,甚至远超这些世界顶级投资大师,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市场不但增速惊人,连市场波动都非常惊人,一会儿平均60PE,一会儿只有10PE,给了这些高手非常大的机会,第二个原因是这些高手的资金量也没有达到世界级大师的零头的水平,所以相对容易抓住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投资收益的好坏,不但跟投资者本身能力正相关,也与整体投资市场经济发展正相关。

2投资收益的好坏,跟市场韭菜的多少负相关(韭菜众寡才是波动的源泉,未来还有那么多韭菜吗)

-----------------------------

谈了这么多背景,我们来看看10--12%的年化对于我们有多大意义

假设我们现在有1000万,差不多京沪广深一套110方的好地段房子,

假设年化11%,投资20年,得到8062万,

如果这钱拿去买房出租,这个应该是中国普通投资者最爱的行为,按照15万一年租金,每年租金上涨10%,20年一共收到650万租金(最后一年的租金已经高达100万一年,我也不算装修,房产税啥的了

),20年后这个房产的房价必须高达67万一平米,才能与11%的年化打平。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11%的确定性复利有多么的珍贵

全部讨论

当可投资的钱超过百万,才真切感受到能年化10%,也是很多钱了。可惜绝大多数本金太少,只想一年翻倍,结果越亏越少,无法积累本金,恶性循环

2023-05-17 19:43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一半长久期国债一半红利指数基金,每年动态平衡一下,一年赚6-8个点,是极好的事情。

2023-05-17 19:25

公公是个大好人,时刻在想着怎么救我们这些韭菜

2023-05-17 19:33

国内高增长时代大概率一去不复返,7%长期年化已经是很不错的机会,更不要说10%以上,A股能做到的公司极少

2023-05-17 19:27

再转一次。03-13年偏股基金年化大概13%,13-23年,大概10%。未来十年大概也就8%左右。珍惜这8%的年化收益率吧!

2023-05-17 19:52

施洛斯是年化20%,15%是他对基金提成五个点后的业绩,实际上他的收入更高
戴维斯应该没有那么高,因为他最后栽了一个小跟斗

2023-05-17 19:32

我就想问:80%长江电力+20%512890 可以吗?

伪命题,世界上不存在年化11%确定性收益。否则银行存款就没有存在必要了。长时间年化高收益是高手走出来。不是坐在那里买入就可以得到的。

2023-05-17 19:27

关键是确定11%的的收益的股票去哪里找呀

2023-05-17 19:31

以前是股市黄金时代,以后gdp增速放缓变成白银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