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大道至简,2021年投资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大道至简,投资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不需要精确的判断,不需要杀伐决断,需要的是常识、对常识的坚守,以及耐心和平常心!

在中国二级市场投资,认清两点:1是钱从哪里来流到那里去,2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 宏观判断:钱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

先说结论,未来长期趋势是中国二级市场迎来稳定的长期资金的源源不断的流入,而中国居民的资金也只有二级市场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渠道,这将支撑中国股市长牛。

对宏观的判断,只需要做到大致的正确,并不需要精准,下表是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来源、以及居民资金的流向的大致判断。可以看出,这个趋势短期不会出现逆转。

有了这个结论,那么,未来10年甚至20、30年,加大对中国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就成为不二之选。

2、 中长期的投资方向

既然要加大对中国权益类资产的配资,那么具体的投资方向是什么?这点要首先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2.1 基本国情

国情是最大的基本面。中国基本国情是什么,简单说就是:

消费大国,中产倍增,老龄化,强国战略。

2.2 基本国情指明的投资方向。

A、消费大国:中国是最大的统一市场。只要是和人相关的消费,都有着巨大的空间。投资的方向要牢记“消费”二字。医疗要选消费医疗(医美、美妆)、电子要选消费电子......;

B、中产倍增:未来几年中国中产阶层将增加一倍,这意味着消费潜力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消费必将从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等低端需求向有一定精神追求的中高端消费迁移。旅游、免税、教育、保险、体育、文化、品牌......;

C、老龄化:老龄化加速到来,意味着保健医疗、养老、医护等行业机会;

D、强国战略:建设强国,除了经济强、文化强、军事强之外,科技与金融也是强国支柱。科技强国意味着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大量机会,重点在新基建的8个重点方向。而金融强国则是大金融的机会,券商和国外投行差距最大,机会也最多,其次是保险,再次是银行。

总结一下三个方向:大消费,大科技、大金融。在这三个方向上选细分赛道中的龙头,而且最好是以TO C业务为主的龙头企业。

3、 2021年的投资策略

上面谈的是长期趋势,接下来看看中短期2021年的环境和投资策略。

3.1 总体环境判断

2021年将稳货币宽信用,基本面复苏但难以超预期,A股将继续分化,有结构性机会但难有全面行情。

整个宏观环境是稳货币,但单就二级市场而言,从前面分析的,将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从而支撑整体估值。但由于经济的复苏已经计价,在企业盈利恢复但不能大幅超越预期的情况下,企业的基本面的改善不能推动进一步的股价上升。甚至局部会出现盈利改善但股价反而大幅下跌的风险,A股依然是大分化的行情。

3.2 投资收益目标

 A股经过两年的大涨,2021年要降低收益率预期。我本人设定15%收益率。这个收益意味着什么?累计收益到10%,就要卖出1/3仓位,累计收益到15%,要累计减仓1/2,后续再根据市场走势确定操作策略。通过管理好仓位实现风险的管控。

3.3 投资策略:

策略就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小涨不卖,大涨小卖。

3.4 几个判断:

A、港股投资机会大于A股:A股经历了两年的大涨,港股经过三年的盘整和回调。相较于A股,港股估值已经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B、 传统经济机会多于新经济:新经济估值已经普遍较高,而传统企业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可能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C、价值与成长兼顾,价值优先于成长。

D、基金优先于股票。对于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公募基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