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1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引用:
2024-06-20 16:09
工具我都给到大家了,怎么用看个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校正工具,所以打野还是要的。打野的技术工具《雪球平均成本线用法》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06-21 17:12

长安入股车bu肯定是上面安排的吧。如果合作了,以后长安肯定标配华为低端视觉智驾,车路云最受益的应该是长安。至于加不加入界,其实阿维塔改个名字就行了。

06-21 17:26

华为智驾现虽领先,但也不是不可超越,也不是独家百度大疆腾讯都有哪个不是技术财力都雄厚,所以拉个央企背书比利润更重要!

06-21 19:43

其实要有个基本认知,车BU反复声明不造车,是给车企提供零部件,给车企赋能。想明白了这点,你就会明确一点,谁最希望长安HI模式的车获得成功?当然是华为。现在真正和华为搞HI的车企有几个?除了阿维塔,就是北汽,北汽的销量能用多少华为的零部件?广汽的mpv以后也只是上华为的座舱。真正想让其他车企觉得HI模式行得通,那就得让阿维塔赚钱。华为让阿维塔07和享界 智界一起首发ADS3.0,华为工程师入驻长安总部,下半年让深蓝上用上ADS SE,都是有原因的。

06-21 16:49

哈哈老哥你这是买了长安所以立场站在它这了
但是目前我个人觉得,好像没有这种可能的苗头啊。一旦四界踢出去一个那大概率只能是智界。而要到这个地步,我感觉应该是几年后四界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了,智界定位最尴尬,很难打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力(华为价格越高越牛逼),可能就会以某种可能分崩离析。
但对华为来说,那时候已经统治了高端市场40万以上,并不需要维持四这个数量了,反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才是中国最棒的数,没必要凑4了。
再大胆一点,那时候的问界已经有能力有资格跻身轿车领域,成为独当一面年销量80万的车企,而不是现在只局限于suv的局面(当然我想说一统江湖的,但是这都是个人一厢情愿,脱离余董的规划也没必要说了)毕竟,没有一个顶级车企是瘸腿走路的,轿车还是很重要的。
至于长安,明显和华为合不来,这几年俩人也并没有很好的化学反应,连最利好的车bu现在也朝着不利于长安的势头发展了,劝老兄就当个打野玩玩吧。
想了想,未来能活下来的牛逼车企一定得有拳头产品,比如燃油车的:A6,E300,x5,迈巴赫,大揽胜,卡宴等…这些都是各品牌的现金奶牛,前面不用加车企名字都让消费者向往。
那未来的智能车也同样需要给消费者留下心理认知,这正是奠定心理地位的时候,目前来看,仰望u8、问界m9、理想L9暂时领先半个身位,享界有一丝希望能够电车里的E300

06-21 16:55

补充一点,20左右华为肯定不可能搞智选车,这个共识基本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完全可以通过hi模式去搞,长安这边最有希望的是阿维塔,但感觉也就仅此而已了。
当然,打野长安还是有🍗赚的提前埋伏做去年博弈车bu的那批资金,直接给老哥俩板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