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氢能市场Notes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1. 电解水制氢的优点:相比风光资源优势消纳能力,且可以即时相应,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可以把风光转化为氢能进行存储。“宜电用电,宜氢用氢”。

2. 氢能的市场空间:站在全球的视角来看,电力的长距离运输一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管道运输比电网要容易,损耗也比电网要低得多。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电网更高效,主要还是中国电力技术太强的缘故。

在运维层面,电网每一秒都需要配平,即瞬间发电与用电严格对等,否则就容易引发事故,未来在风电光电主导的格局下,电网的配平难度会指数级提升。而如果采用管道运输就简单很多,遇到需要调节的情况,可能“拧拧阀门就解决了”,不需要特别复杂的电控技术。再加上欧美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对他们来说,氢能的综合成本和效率可能没有那么高。

因此,即使电力技术强如中国,未来实现100%的电气化也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到2050年,电能在全球结构中占比接近50%,而在剩下的一半里,氢可以占到50%,也就是能源总量的25%——即便占到10%,对应到能源市场,也是万亿级别的巨大增量。

3. 氢能爆发的临界点:目前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贵”,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赖三个方面,1. 绿点成本的快速下降,比如N型电池、钙钛矿等;2. 制氢设备成本的快速下降。随着氢能的热度提升,一大批初创公司和上市公司纷纷入局隔膜和电解槽,将会使行业设备逐渐标准化;3. 大规模管道输氢的可行性。对于管道输氢,目前国内还处于争论状态,担心氢原子渗透到碳钢里,出现氢脆的问题。但欧洲范围内,很多国家已达成共识:未来欧洲的氢能主要以来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非和中东)电解水制氢,然后通过管道长距离+大规模输送到欧洲。

氢能爆发的临界点可能出现在13元/公斤(2美元/公斤),届时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将会变得非常迅速。至于何时可以达到13元/公斤,不同机构有不同的预测,有的预测是2030,有的则是2040,主要是制氢设备初始装机规模太效,很难基于历史数据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测。当下终端氢能成本大概在60-70元/公斤左右,补贴后约为4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