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打通数据“宝瓶口” 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IDC发布的报告预测称,到2027年,中国数据安全市场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30.3亿美元,约合203.8亿元人民币,数据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对数据安全提出更高需求。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运营商在推进数据安全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重要的角色,并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推进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和高效利用。

数据安全建设刻不容缓

随着数据资源逐渐丰富,数据要素流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无限可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加数据流通的节点,扩大数据的应用规模,这也让数据安全面临三种新的挑战。

其一,网络攻击数量增加。人工智能降低网络攻击门槛,同时专业黑客组织可利用人工智能对攻击进行升级。以DDoS攻击为例,DDoS攻击具有低廉、难防御的特点,随着AI的发展,全球DDoS攻击频次呈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攻击频次同比大幅增长1.6倍,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其二,人工智能加大了数据非法获取、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国外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导致网络钓鱼邮件攻击增长了135%。

其三,人工智能扩大攻击暴露面。数据要素化过程中,涉及终端、应用、云、数据间的流转,当某一环节被不法分子“投毒”,则会影响整体的数据安全。

因此,构建健全的安全体系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

技术创新,筑牢数字安全底座

有数据显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每年增速在15%~25%,数据的增长也反映出企业和消费者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

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通信运营商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更加综合的服务提供者,并在网络安全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安全是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更加坚实的基础。运营商积极构建内生安全、可信可控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电信依托天翼云建设覆盖31省“云网边端”的安全能力池,构筑顶层安全能力体系,实现威胁情报大数据、安全态势响应、实时运维管理等;推出一城一池云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安全预警、防御、检测等一系列云安全防护措施,打造全方位云安全防线。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算云生态大会中,带来了见微安全大模型2.0、电信数盾2.0、电信数盾、云脉SASE等创新产品,推动网络安全行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移动打造“六数”数据安全产品体系,建立数据安全能力全图景。在算力网络安全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启明星辰共同构建一体化全程可信算力网络安全体系,在近日,与启明星辰发布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可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

中国联通培育云网安一体化的安全产品服务能力,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一站式的电信级安全运营服务。“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数御”安全管理平台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等安全产品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

创新产品服务,助推产业安全发展

相较于传统的安全厂商,运营商具有云网的先天优势,因此运营商的安全产品是带有运营服务的。运营商持续创新安全产品,积极拓展安全服务,为各行业提供安全保障。

在城市安全领域,中国电信在安徽全省 16 个城市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了“1+16”个监测中心,应用场景涵盖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电梯、综合管廊等打造“安徽样板”。

智慧交通领域,中国移动打造的One Traffic智慧交通平台,支撑中国移动车联网1+2+3+N产品体系,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安全。

面向家庭用户,中国联通打造公众安全产品“云守护”,可提供防欺诈、防走失、防沉迷、无障碍沟通四大“守护”能力,融合网云端能力提供实时精准定位,通过防沉迷功能监督孩子上网,解决银发用户手机操作难问题等。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数据网络有关,需要网络安全能力保驾护航。运营商需持续投入研发,不断创新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在可信网络下实现生产资料即数据和信息的交换,护航未来产业,推动生产力大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END

0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txxxb2001@163.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3365173。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智能手机年初产量增长 新技术助推行业开启复苏模式

● 网络沉迷现象频发 亟需各方协同共治

●从“王婆说媒”看流量经济 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专注做内容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