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信塔”到“数字塔” 中国铁塔有一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又是一年“峰”起时,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约而至。中国铁塔以“智绘新时代 数启新未来”为主题亮相本届峰会,展台设置数字基石、数字治理、数字能源等板块,全方位展现公司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赋能、绿色生态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实践案例。

从“通信塔”到“数字塔”

步入中国铁塔展台,第一个展区“数字基石”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个铁塔模型。这个铁塔已经与大家印象中的传统铁塔大不相同,塔上挂载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测仪、气象监测仪、基站CDN、卫星地面增强、传感器等诸多信息化设备,传统意义上的“通信塔”已经“蜕变”成了“数字塔”。

据讲解员介绍,通过塔上挂载的信息化设备,可以满足行业企业视觉感知、数据采集、图像分析、信息处理等数字化需求,研发推出了标准规范、按需定制、丰富多样的“铁塔视联”产品,通过“铁塔+大数据+AI”,为千行百业装配“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全力服务数字治理、助力数字中国、赋能千行百业。全国这样的“数字塔”数量已经超过了22万座。

讲解员还主动把观众带到的展台的直播中国展区,该展区设置了大屏幕,显示通过“铁塔视联”实时直播的全国各地景区的实时图像。观众在这里可以参与“视联带你游中国”的小互动,通过AI拍照打卡机,实现在峰会现场“打卡”祖国大好河山的小愿望。

此外,做为5G新基建的国家队、主力军。共建共享也是中国铁塔建设的一大亮点。据介绍,中国铁塔不断释放共享红利,打造“共享铁塔”品牌。截至2023年底,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拥有基站站址超过210万座,电信企业可使用站址数增长了1.5倍,相比中国铁塔成立时,相当于少建铁塔112.4万座,节省行业投资超2000亿元,少占用土地6.2万亩,有效减少了行业重复投资建设和资源浪费,减少碳排放近2850万吨。

“铁塔视联”激发创新活力

对与中国铁塔而言,随着技术发展,单纯的“铁塔视联”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铁塔智联”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囊括了铁塔共享、铁塔视联、铁塔智算等业务。

中国铁塔展台的“数字治理”展区就展示了铁塔视联、行业应用、边缘计算、低空经济等项目。先说“智”,据讲解员介绍,中国铁塔已经建立了开放的算法仓,构建了中高点位场景国内领先的AI算法生态。通过铁塔算法仓平台+多种自研AI算法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算法的快速部署、资源灵活调度、多种算法智能分析、告警实事推送等服务为客户监管赋能,涉及林草、水利、国土、渔政、交通等。像船只识别监控、道路识别监控、机械施工监控、烟火侦测监控等,甚至像违法采砂识别、滞留徘徊识别监测等都能实现。在铁塔智能体方面,融合行业大模型和AI算法的优势能力,对多模态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决策,包括主动处置和人为干预,为远程指挥、现场处置提供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赋能空间治理数智化产业升级。

“百闻不如一见”,要想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情况,通过铁塔视联平台就可以实现。在展区内的铁塔视联平台界面上,显示着全国范围内的摄像机数、告警数、告警类型、告警来源、涉及区域等,事无巨细,像烟火、大气情况、人员车辆闯入、机械施工等项目都是重点监测的内容。最让人觉得科技感满满的是告警的来源,包括AI、物联、雷达、卫星等,远远超过了传统信息通过摄像头获取的认知。

跨界“共享”发力能源业务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铁塔就是为运营商建设通信塔的企业,但是从2019年起,中国铁塔将基站的电力保障能力向社会延伸,推出铁塔换电、铁塔备电、铁塔充电业务,让智慧能源连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刻。

中国铁塔展台的“数字能源”展区,主要展示电动车充电业务和换电业务。在电动车充电业务场景下,墙上设置了中国铁塔的智能充电站。智能充电站小巧玲珑,就大号公文包大小,用户只需要关注公众号,插入充电线,通过扫码或者是刷卡,就可以能够实现给电动车充电。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铁塔充电业务覆盖城市已达388个,部署充电端口194.4万个,服务用户1614.4万户。

此外,中国铁塔还贴心地推出了定制电动车,除了车辆硬件与市场主流电动车品牌保持一致,还配置了铁塔定制的电池仓、铁塔定制的专用仪表,未来大家在街头一定会见到印着中国铁塔LOGO的电动车。

在换电业务展区,橘黄色的共享换电柜最为抢眼。只见工作人员用手机通过扫描换电柜上的二维码,只听见“咔”一声,柜门应声而开,一块已经充好电的电池就显露出来。取出电池,装上电动车,在10秒内完成换电,大大方便了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相较传统的充电模式,铁塔共享换电柜、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还能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据介绍,截至2023年,中国铁塔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换电业务运营商,换电服务遍布全国320个城市,部署换电柜6.8万个,投放换电电池185万组,累计换电次数已经超过11亿次、驱动轻型电动车行驶超过900亿公里……公司还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美团顺丰速运、饿了么、韵达等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携手打造新能源智慧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