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香港电视(01137)$ 從實體到網購的一些體會

個人不是一個喜歡shopping的人,但因為調研的關係,盡量以客觀理性學習,然後試著看看能不能把握到香港可否出現網購的趨勢,一如美國和中國那樣,網購佔社會消費總額超過兩成。此篇文章純粹感性,不是什麼有見地的分析。

疫情消退下,跑到附近的商場看看,普遍是人頭湧湧的,大家壓抑得太久了。看見許多店舖都在打折,可能是要追回此前數個月不堪入目的收入,大力的進行促銷。有一種感覺是,疫情對本港零售的影響或許只屬短暫性,網購的影響力卻是深遠的,不可逆的。

網上採購家居用品、衣履鞋物,很多香港人都會到國內或者美國大電商去。香港本地的平台,香港電視則在近年搶佔了生活百貨、乾貨零食等的生意(主要是商超產品),大家的消費習慣肯定在慢慢的從實體店走向網購。原因何在呢?我們試著從消費者的心態與角度來理解。

首先是價格:網購很多時候能找到比實體店便宜的同類產品,比如我們家使用的燈飾,到旺角的店買的話動輒兩千元以上,淘寶,同樣產品,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價格。

其次是品類:不用多說,同類的產品,有不同的商家在同一平台銷售,消費者很容易作出貨比三家的行為。找到當中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在實體店上卻不太可能把所有東西陳列出來,比如說,你不可能在同一家店/甚至同一條街,同時找到品質最高和價錢最便宜的同類產品,這有關乎店舖自身的營銷定位。

然後當然還有方便:安坐家中,你要買的糧油雜貨、書籍文具紙張,甚至種花的肥和泥土,用大概一、兩天時間換取人家送到門口,多方便啊?可能還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知名牌子可能風險較高。但如你想買某一外國牌子的青瓜味薯片,香港沒有,上網反而有售。知名牌子,無論是食品,還是化學用品(例如洗頭水沐浴露)對消費者都不會是個大問題。

事實上,興起的不止內地網購平台,也有本地的。除了知名的大網購平台,更深遠的是一些小店湧現,這個可能也是網購的進化版,或者2.0。

以前賣衣服,如不選址在一些人流暢旺的商場或地舖,恐怕客人也不多。但近年出現許多在三四線商場開設的服裝小店,或者專賣健康食品店舖,它們在IG上推介產品,消費者可親臨選擇,也可網上訂購,然後靜待貨物送抵。社交平台作展示,網上支付和物流改善,消費者不用再像以往般,動不動都要到商場或街上購物。

人類的習慣是慢慢形成的,大都出於天性,但有時卻會受技術限制。人類的消費行為,從最初的市集,到百貨公司,再到商場。然後技術再一次提升,自會逐漸步入下一階段。影響本地零售的另一因素是疫情。奢侈品消費主要靠遊客,現在遊人止步,珠寶零售、藥房的生意豈有不大跌之理?

走在繁華大街上,「吉舖」不少,其實是業主和租客在角力。租金受疫情、網購、經濟放緩等因素拖累,本來就應該下調。但租金一旦回落,便會影響商舖估值。不少業主按舖套現,自然是寧願丟空,也不願減租,現在是看誰的忍耐力更強。惟網購(不論是內地或香港)對租金的影響,大概是長期性的。

面對新發展的趨勢,我們該怎麼對待,什麼時候採取行動切入投資,爭取利潤,這個反而是最值得探討的。

全部讨论

2020-06-04 17:51

企业战略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公司远景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