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3回复:166喜欢:173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19-09-07 23:12

放心
有你哭的时候

2019-09-07 22:18

熊市资金不够,只能玩少数公司。等真的牛市来了,就百花齐放,那才是春天

2019-09-07 16:16

表象是企业的持续增长带来股价的持续增长,本质还是时代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的区别。估值只是结果。

2019-09-07 15:22

长期保持20%以上增涨的企业很少。

写这篇文章就是个笑话,毫无逻辑性,还在那儿补充自己所谓逻辑。
第一,将海天这种低成长性烂货和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之类的放在一起本身就暴露了楼主的水平,显然没有去仔细看过去四五年的利润增幅情况。所谓高成长性是长期业绩可持续高成长,而不是股价高成长。股价上涨可能是业绩驱动的,也可能是资金炒作带来的。文章中还把海康和中联去对比更是可笑,拿个成长股跟个周期的去对比有毛意义。
第二,鼓吹什么高成长在三四十倍pe不买就错过,更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就拿几只票的特征,去说所有高成长票的特征。这几只不买有如何,还有一大堆高成长票可以很便宜买到,就拿18年业绩相对于14年业绩来回看,高成长票中,如东旭光电、老白干酒、博雅生物、羚锐制药、华东医药、古井贡酒、绝味食品等一大批可以在30倍以下甚至20倍以下买到,更不用提近年上市的一些高成长新股了。
第三,投资不能去马后炮分析,投资要有风险意识,赚自己能赚到的钱。回到14年时看,你怎么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票就是高成长的,历史成长代表不了未来,这几年来多少人都是死在高估值时追当时看貌似的成长股,结果被证伪的。拿3只跑出来的去说三四十倍应该买就是扯淡。文章中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恒瑞医药之类的,现在这价格就是垃圾,压根不值一提。不是说公司是垃圾。投资不能只看公司不看价格。

总之,买成长股不错,但绝不是在三四十倍这么高的位置去买。如果有几只始终没给低位买入机会,那就不买,又如何。错过几棵大树,还会错过森林吗。万一选的大树不是大树,还高位爬上,只能摔死了。

2019-09-09 16:02

写得可取之处非常多,我理解作者的意思,评论者很多说作者错了的,是钻牛角尖了,当然作者没有把一些前提说清楚,因为前提作者知道,有些读者不知道;比如通策医疗,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估计两年后就500亿市值以上,现在300亿,其实一点不贵,但是也不便宜,但是价格也很难下来;这种股票可以持有到什么时候呢?就是增速在某个季报突然暴跌,而且原因就是增长乏力,就应该清仓离开。比如老板电器,上市以来一直大幅增长,去年突然不增长了,就应该卖出。

2019-09-08 06:42

不看估值,不分析基本面,盲目买入漂亮50,核心资产,等于盲人摸象,掩耳盗铃

2019-09-07 23:54

希望你挣得更多

2019-09-07 23:14

当年 乐视 华谊 神雾 掌趣 哪个不是叱咤风云,哪个不是喊着为了梦想。业绩增长刚刚的,pe平均没有低过60倍的,最后一地鸡毛。

2019-09-07 23:06

巴菲特纵横股市六十载,买价几乎一律都是pe<15的。安全边际就是为了预防1%的风险的,便宜是硬道理,这个纪律很多人都容易松动。一搏而发,除非终生洗手不干,否则墨菲定律总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