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大股东或高管增持是个坏消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25喜欢:23

今天继续翻阅我的2017年投资笔记,2017年底,股市持续下跌,很多企业的大股东或高管开始增持股票,我的记录如下:

1.中金环境,2017年11月22日,董事长以13.8元的价格增持43万股,投入资金550万。(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均增50%+)

2.西王食品,2017年11月16日、21日,董事长以18.5元价格,共增持66万股,投入资金1200万。(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增110%,73%)

3.视觉中国,2017年5月11日,副总裁柴继军、副总裁王刚、证代彭晶(已辞职)以15元左右的价格,分别买入10万股、5.5万股,1.6万股,总投入大约255万

4.泛海控股,2017年5月5—23日,控股股东中国泛海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增持股票1700万股,其后,股票继续大跌,11月21、23日,再次以7.7元增次200万股,前后共增持大约2000万股,共投入1.5亿

5.海格通信,2017年7鱼粉,控股股东广州无线增持2亿元(总市值240亿),增持价格11元,现价9.9元。

6.还有两个计划于20以内增持的。分别是:

科森环境公告计划从11月24日起,在20日内,5名董事会高管增持80—100万股,价格不超过50元,现价31元,按最低值计算,大约耗资2400万

雷科防务公告从11月23日起,在15日内,4名董事会高管计划增次40万股(各10万股),以现价9.4元计算,共投入360万

7.圆通速递增持均价11月27—29日,增持160万股,价格17.5元左右,耗资2800万左右。

5年过去了,回头来看,这8家民营企业在过去的5年里,个个都是灰头土脸,没有一个发展得更好,按照当时这8家公司的高管增持的价格,至今全部还在被套,如此高的被套率,让我不得不怀疑,当初这些民营控股股东或高管的所谓增持,都带有非常强烈的作秀成分。为什么增持?因为心里害怕股价下跌,害怕自己的资产缩水,这么怕,说明心里没有底气啊,太看中股价和市值的老板,绝不是好老板,基本可以一票否决,因此,从这个统计来看,私营企业控股股东或高管的增持,很可能是坏事,是绝对的利空因素。

当然也有例外,国营企业控股股东的增持,可能是个好消息,如果一家是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就是国资委增持股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真的说明价格真的低估了,因此可以把增持行为看成是某种利好,例如2021年保利大股东增持,2022年安徽合力的大股东增持,事后来看,都基本上和底部相差无几。

                            2023.1.6    山东潍坊

精彩讨论

山歌1232023-01-06 17:59

关键还要看价值。这么多增持后还大跌,说明不少公高管涉嫌参于市值管理。也就是说,看重市值甚于价值。这往往都不是好事。

静夜猫鹰2023-01-06 17:47

这个记录有参考价值。我没仔细研究过,但很多时候直觉和你的结论相同。

大和尚鲁智深2023-01-06 10:18

高管是否增持和公司股票是否好股票是否低估,大概只有50%的相关性。
既不能做为正向指标,也不能作为反向指标。

全部讨论

2023-01-06 17:59

关键还要看价值。这么多增持后还大跌,说明不少公高管涉嫌参于市值管理。也就是说,看重市值甚于价值。这往往都不是好事。

2023-01-06 17:47

这个记录有参考价值。我没仔细研究过,但很多时候直觉和你的结论相同。

2023-01-06 10:18

高管是否增持和公司股票是否好股票是否低估,大概只有50%的相关性。
既不能做为正向指标,也不能作为反向指标。

2023-01-06 10:14

数据样本太小了,不足以证明标题的结论

2023-01-06 15:50

恩华大股东一直增持

2023-01-06 14:02

嗯,也许从增持数额能看出来,老板高管增持需要看是不是数额高,倾尽全力。

2023-01-06 10:27

大股东增持不如公司回购

2023-01-06 10:14

如果从民营企业增持和国企(央企)增持这两个主体来划分,有一定道理。但是样本太少,可不能一竿子打死,以偏概全哦。

2023-01-06 10:12

作秀的概率真的很高

2023-11-23 15:32

高管增持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