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0



投资者想要看前瞻是可以理解的,看到很多人在试图推测疫情拐点,甚至建立了一些物理模型,但我感觉大多数都已经可以证伪或者需要明显的修改了(不能证伪的那些则基本没有意义)。

前面已经讨论过,1、疑似的标准是很模糊的,这两天已经又更改了疑似的划分标准,因此误差大。2、确诊本身的误差也不小,这两天的“咽拭子检测成功率只有XX%” 的报道也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今天继续强调武汉的情况:

1、图一(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网页链接)表明:武汉、湖北其他市、湖北省外,这三者之间可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图二(来自丁香医生)则与我之前的图一致——如果把武汉的病死率做图,会比湖北的曲线还要高。

2、两个图都表明武汉的情况非常严重,是战疫的主战场。

3、另外,重症数据居高不下,也体现了当地医疗资源过载的程度:一个是现有重症占据了床位资源,二个是资源不足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更多的重症产生。

上述部分推断在若干天前就已经可以得出,再将它们与网络上的民声、以及它省医疗队开始大规模支援的行动互相验证,我相信这个结论没有问题:对武汉的情况可能要有心理准备。

再回过头说模型和数据分析。我见过的所有的模型和数据分析,都没有区分武汉内外的情况。因此即使模型(此处把基于数据进行的逻辑分析也称为一种模型)是对的,那么这些模型采用的数据也需要修改(针对武汉或非武汉)。笼统地把全国混为一谈已经远远不够精确。如果有条件(有关部门肯定有),每个城市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关系到当地的生产生活的恢复、关系到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而武汉等重点城市更是关系到整个疫情的后续发展方向。

在拐点没出现的时候谈拐点,我想是投资者不得已为之,但很多时候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快点好起来的心理。任何的逻辑都需要动态进行更新,也不能拿“模糊的正确”作为借口。既然已经不是一两周能结束的事情,我觉得不妨不急于对数据的时效性提出过高的要求——小结一下就是,关注确诊、重症等数据,最好每个城市单独分析。同时关注Remdesivir 的试验进展。

$上证指数(SH000001)$ @心静如水_容大 @不明真相的群众 

全部讨论

2020-02-09 09:41

@allenpld 您客气了,赏个转发就可以了。

2020-02-08 17:53

一直关注“”医学观察人数”的情况。这个最容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