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如何进行具有控制权和部分股权投资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分享(二十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说道:在进行取得控制权或是部分股权投资时,我们不但试着去找一家好公司,同时最好是能够拥有品格与才能兼具且为我们所喜爱的管理者经营。如果是看错了人,在具有控制权的情况下,我们还有机会发挥影响力来改变。事实上这种优势有点不太实际,因为更换管理阶层,就像是结束婚姻关系一样,过程是相当地费时痛苦且还要看运气。不论如何,我们三家永恒的股权投资公司在这点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有汤姆和丹伯克在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斯奈德和劳辛普森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格瑞尔姆和迪克西蒙斯在华盛顿邮报公司,我们实在想不出有更好的接替人选。

我必须说明控制一家公司有两个主要的优点。首先,当我们控制一家公司我们便有分配资金与资源的权力。相比之下,若是部分股权投资,则完全没有说话的余地。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的公司经营者,并不擅长做资金分配。之所以如此,这并不让人诧异,因为大部分的老板之所以能够成功,大都是靠着他们在行销、生产、工程、行政管理方面的专长。一旦成为CEO之后,他们马上必须面临许多新的责任与挑战,这包括要作资金分配的决 策,这是一项他们以前从未面对、艰巨且重要的任务。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一位深具天分的音乐家,没有安排让他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却反而任命他为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一般 。

CEO缺乏资金分配的能力可不是一件小事。一家公司若是每年保留10%的盈余在公司的话,经过10年后,他所要掌管的资金等于增加了60%。某些体会到自己缺乏这方面能力的CEO(然也有很多不这样认为),会转向部下、管理顾问或是投资银行家寻求建议。查理和我通过平时观察这种寻求帮忙行为,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认为大多数的情况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让问题变得更严重。结果你就会发现,在美国企业一大堆不明智的资本分配决策一再重复地发生(这也是为什么你常常听到组织重整再造的原因)。然而在伯克希尔,我们算是比较幸运,在一家我们不具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方面,大部分的公司资金运用还算得当,有的甚至还相当的杰出。

第二项优点是相对于部分投资,取得控制权的投资能够享有纳税上的优惠。伯克希尔身为一家控股公司,在投资部分股权时,必须吸收相当大的纳税成本。相比之下,持有控制 
股权的投资则没有这种情况。这种纳税弱势发生在我们身上由来已久,但过去几年的税法修订,使得这种情形更雪上加霜。同样的获利,若发生在我们持有80%以上股权的公司身上, 要比其他部分股权投资的效益高出50%以上。不过这种劣势有时可以由另一项优势所抵消掉,有时候股票市场让我们可以以不可思议的价格买到绩优公司部分的股权,远低于协议买下整家公司取得控制权的平均价格。举例来说,我们在1973年以每股5.63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在1987年的每股盈余是10.3美元。同样的,我们分别在1976、1979与1980年以每股6.67美元的平均价格买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部分股权,到了去年其每股税后的营业利益是9.01美元。从这些情况看来,“市场先生”实在是一位非常大方的好朋友。

199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说道:在伯克希尔,对于将来会进入哪个产业,我们并没有特定的看法。事实上,我们常在想对于一家大型企业的股东来说,与其追求具有远景的新创事业有时反而有害,所以我们比较偏爱专注于那些我们想要拥有的经济形态,以及我们喜爱一起共事的经理人,剩下的就只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同时拥有这两项特点的组合了,在德克斯特我们确实找到了。 

虽然他们拥有商业界的宝石,但我们也相信哈罗德与皮特(他们对于现金都不感兴趣)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将德克斯特的股份转为伯克希尔的股份。他们所做的,实际上等于将一家规模小的好公司的全部权益转成一家大规模好公司的一部分权益,这样的转换并不会产生租税负担,同时还可享有依个人意愿随时进行赠与或变现的好处。如果他们的家族成员有意愿,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追求不同的目标,而不必像过去那样,所有的资产全部在一家私人的企业。

此外,哈罗德与皮特也相当了解,在伯克希尔我们言出必行,在可见的未来几十年内伯克希尔的控制权与文化将不会有所改变。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哈罗德与皮特可以确定将能够继续经营原来的企业,这是他们最喜爱的工作,这点不会因为合并案完成而有任何的改变。在伯克希尔,我们不会愚蠢地去提醒打击率高达四成的强打者应该要如何挥棒。

好了,这次学习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先帮助他人后成就自己的专职投资者——宗亮,我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并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财务自由。这是我在喜马拉雅的播音专辑《财务自由之路与财务规划》网页链接欢迎您随时与我一起交流!

近期研究公司: 300760迈瑞医疗、000999华润三九、01858春立医疗、002415海康威视、300406九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