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李子园(SH605337)$ 这个调研更详细一点

Q:新品的情况?这些新品做的比较好的原因?
A:每年都会出很多新品。280ml果蔬含乳饮料、咖啡牛奶、椰子牛奶的新品系列,今年大概做了1个多亿含税销售额。做的好原因:1)我们跟着自己的渠道做,并且这个系列推出新口味、新包装,有更好的品质。2)这款新品是市场普遍接受的。
Q:做区域扩张的动机?
A:三四年前就开始从主要区域往外拓展,当时就有全国扩张的想法,所以开始以华东为中心,往外拓展市场,已经布局了三四年时间。20年基数比较低,所以21年一季度增长迅猛,今年前三季度45%的增长主要来自一季度,全年增长也会较高。22年增速相对21年会恢复正常,稳定增长。30个主要省份已经建立自己的营销组织,每年会有新增和优胜劣汰。22年比21年增加8-10个营销部,每个营销部管理一个区域。
Q:22年的新品储备?
A:果蔬含乳饮料、咖啡牛奶、椰子牛奶的280ml系列还是会作为新品推,推出第一年只上了一条生产线,现在已经上了第二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更高,大概每条生产线花费1000-2000万)。今年以及以后会将其作为重点产品推广,还会增加白桃的新口味。明年还会推出杯装产品,做果粒酸奶含乳饮料。

Q:280包装系列哪一款卖得最好?
A:卖的最好的是果蔬含乳饮料,可能占一半左右。咖啡牛奶和椰奶共同占一半。

Q:明年对原材料奶粉怎么看?
A:原材料过去5年都是在区间内波动,造成毛利也是位于区间内。22年锁定了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原料价格,但是现在看现货已经有回落趋势其他举措包括管理上成本的考核,节能降耗的措施,设备改进,规模效应

Q:后期有股权激励的计划吗?
A:暂时没有。股改的时候,基层主管以上人员基本持有股份,其次我们公司中高层的管理团队相对稳定。我们主要通过业务接地方式,从节能降耗、产能利用率等方面考核其他系统员工。明年全体员工薪酬涨10%。

Q:后续全国化扩张的难点?
A:最重要的是品牌方面;其次是营销团队推广建设网络的节奏我们是全国经销制,扁平化管理,没有二批商。

Q:甜牛奶的目标人群?
A:甜味产品是主流。我们口味是甜的,但是我们含糖量相对没这么高。主要消费群体是在10-40岁,主流人群是年轻人居多,但年龄低的儿童不是我们主流人群。我们产品不容易腻,口感比较清爽。甜味产品包括450ml的大包装和225ml的小包装,60%是大包装,20%是小包装。

Q:如何向市场证明产品的生命力和活力?
A:从产品属性。含乳饮料是介于乳制品和饮料之间的,有乳制品属性,是乳制品行业重要的细分,乳制品有营养蛋白含量的特性,含乳饮料和乳制品的区别就在于蛋白含量的区别(2.3g以上蛋白的是乳制品,1.0g左右蛋白是含乳饮料);其次有饮料属性,消费场景更休闲,口感更丰富。

Q:华东地区早餐点销量贡献的比例?
A:10%-20%。

Q:产品有提价可能性吗?
A:要看情况。如果可控的话不考虑提价,因为要把市场规模做上去。

Q:传统渠道和特通渠道的比例?
A:商超、批发市场等属于传统渠道;学校、网吧、早餐店属于特通渠道。在类似江浙一带较成熟的区域可能各占一半;在新的区域可能是特通相对多一点,因为特通渠道相对封闭,加上产品差异化,同类竞品少。

Q:450ml产品的价格?225ml的呢?销量占比?
A:450ml终端基本是5-6元。225ml的是2.5-3元。450ml销量占比60%左右,225ml占比20%多。

Q:目前产能布局主要在哪些区域?
A:五个生产基地:浙江金华、浙江龙游、江西宜春上高、云南曲靖、河南鹤壁。目前产能是30多万吨,年末我们的产能能够达到35-40万吨。河南鹤壁12月28日正式投产运营,投产完可以达到40多万吨,预计今年到下半年能够释放5万吨产能。龙游和江西上了二期,龙游二期准备明年下半年投产,江西二期计划在后年投产,全部投产后有55-60万吨。30多万吨对应销售额有15-16亿(含税口径),有2-3万吨委托加工。吨价不到5000。

Q:主要区域市场进行划分,长三角、江浙沪是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哪些区域?
A:云南(2亿左右)、江浙沪(上海8000多万,浙江4亿左右,江苏2亿左右)算第一梯队,有8-9亿规模。安徽、河南、江西(21年规模差不多1亿)算第二梯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市场表现都很不错,22-23年可能都会做到1个亿。

Q:目前一批商渠道利润空间?终端的呢?
A:一批商是20%以上的渠道利润。终端商利润空间比一批商大。

Q:传统渠道到流通渠道去做,公司的难点在哪?
A:营销团队的管理是最重要的。除了品牌的影响,还有营销方案、政策的落实,总的还是人是最重要的。
Q:22年我们对利润的考量?费用投入会加大吗?
A:利润受原材料影响比较大。费用是按照销售规划进行预算控制的,主要费用是团队、广告宣传、促销活动费用。22年销售费用率跟21年来比是相对稳定的。

Q:明年公司任务规划?
A:产能规划计划提前2-3年,最多3-5年的规划,规划每年30%左右的上升。

Q:后续如何把甜牛奶的大单品做大?
A:从22年开始进入全国化运作的阶段,有基本框架,要更精更细,重点做有起色的地方。外围市场相对比较薄弱,市场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Q:后续会出无糖的产品吗?
A:含乳饮料不适合出无糖产品,还是围绕主打产品开发。
Q:季度间的波动?
A:下半年总体比上半年好。上半年和下半年基本上四六开的比例,原因是下半年天气热,更愿意喝我们的饮料。6,7月会偏低,8-10月表现不错。特通渠道上,7月份相对低,8月份学校开学,8-11月表现最好。

Q:华南市场有打算开拓吗?
A:20年在深圳做了1000多万,21年做了差不多4000万。产品进入美宜佳便利系统后的反应非常好。所以终端环境比较完善,便利店、连锁市场比较好的市场未来会作为重点去推。深圳这边也是年轻消费为主。进入巴比馒头的渠道反应也非常好。

Q:上海市场21年的收入?
A:应该有8000万左右。

Q:区域扩张?
A:1)以前传统渠道比较多,都是批发市场做。现在现代渠道越来越完善,开始找市场批发商。批发商一开始管控地比较粗放,后来公司要求客户自己做渠道,而不是等人家批发。通过价格管控让客户和终端都有丰厚的利润空间,提高客户积极性。如果窜货的话,公司有权处罚、取消经销权等。
2)过去集中在华中,前4-5年开始往全国市场走。云南已经进去近20年,目前不管哪里都是有李子园产品;目前四川成都经过培育有五六千万。云南今年预计可做到约2亿,江苏也有2亿左右,浙江4亿左右,上海8-9千万。
3)围绕着华东、西南、华中市场做。目前在30个省份都有客户。把浙江、上海、江苏定位一类,安徽、河南、四川、江西、山东市场今年或明年可以做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