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60喜欢:9
伊利线下经销商退网导致液态奶负增长,线上伊利液态奶价格战很厉害,我跟踪了很久,去年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开始,伊利的线上液态奶价格大部分时候都比蒙牛便宜。
现在金典12盒29元、16盒39.9元、金典24盒56元到59元天猫,上面三个规格的金典长期低价在电商上存在,最起码持续三个月了。另外伊利21盒的纯奶39.9元长期存在,21盒的高钙奶37元到39.9元长期存在,16盒的安慕希39.9元长期存在。
现在伊利系列的牛奶产品比同样规格的蒙牛都便宜,以前我从未见过。2023年四季度以前都是蒙牛比伊利便宜,但是自从去年四季度,尤其是今年以来,伊利系列产品基本全部是比蒙牛便宜,而且是长期存在活动。这是我前所未见的。
我个人觉得伊利经销商的持续退网,或许对伊利的液态奶产生了很大影响。去年四季度液态奶负增长,今年一季度继续负增长7%左右,如果我没记错2023年一季度是负的2.5%左右增长,也就是2024年一季度的液态奶比2022年一季度负增长了10%左右了。经销商不断退网和减少,还有液态奶持续负增长,还有线上伊利价格战抢量,这三者叠加在一起让我非常不安,让我觉得伊利的经销商和液态奶可能出了问题。年报的时候伊利液态奶份额下滑了2个点的份额。
与此相反的是,蒙牛的液态奶不断走强,线上蒙牛也不再打价格战,液态奶从2021年比伊利少80亿,到2023年只比伊利少34亿多。蒙牛的液态奶明星越来越强!
$蒙牛乳业(02319)$ $伊利股份(SH600887)$伊利 线下经销商退网导致液态奶伊利 线下经销商退网导致液态奶

精彩讨论

阿波aboo06-18 23:21

打开京东看了下数据:
金典3件单价 35.91,特仑苏3件单价36.34
200ml白奶伊利2件单价39.23,蒙牛1件单价31.64,
250ml白奶伊利2件单价39.9,蒙牛1件单价41.71,(注:伊利为21盒)
高钙奶伊利2件单价37.4,蒙牛2件单价40.24,(注:伊利为21盒)
从单位奶价来看,除了金典比特仑苏低了0.43以外,其他都是伊利的价格更高;
单价看起来低只是一种直观上的错觉;
可以看出伊利的产品定价策略是减量降价,销售策略是多件折扣;
直观上的便宜促进了消费,但是实际价格并没有比友商更低,这反而可以理解成一种优秀的竞争策略;
$伊利股份(SH600887)$

一只泡泡龙06-18 23:08

蒙牛销量不如伊利啊。

传说王06-18 22:19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区域性的奶企更惨!

无畏的翻倍无敌大林06-18 20:48

今年一季度营收虽然下滑,但是销量和利润以及扣非净利润均增长已经不错了

常年不照镜子的猪06-18 19:31

销量不错的,线上线下都卖的很好,二季度会有更好的增长。

全部讨论

06-19 09:25

我认为没啥奇怪的,去年下半年开始线上的价格就已经是这个价格,基本是常态化了,这里面有几个因素叠加影响,一是原奶价格下降。二是众所周知的,消费出了问题,即使是很便宜的,偏刚需的消费品都有些卖不动了,有没有发现很多消费品都在降价?
对于伊利,蒙牛来讲,无法改变环境,只能是适应它,通过降价来迎合消费者,自身通过提高周转率,同时能照顾好上游奶农的利益来保证自身和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销量还是不错的,营收负增是因为奶价崩了

06-19 00:08

$伊利股份(SH600887)$ 懂得什么叫逆周期抢占市场吗?伊利目前只需要用成本管控一项就能保持优势。。你不是说蒙牛走强你怎么不去买?别来秀智商下限,你的老板怎么不把你清退了。做市的都这么蠢吗?难怪a股走的乱七八糟

去年一季度液态奶同比负增长2.61%,今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滑6.81%,也就是24年一季度液态奶比22年一季度下滑了1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去年一季度伊利液态奶基数很低,负增长,今年在去年基数好低负增长的情况下竟然负增长6.81%,感觉除了原奶价格下降的影响外,还有就是销量的下滑。
销量下滑,或许跟伊利经销商数量减少有很大关系。伊利在业绩会上说经销商备货意愿比较低,可以看出伊利经销商盈利不佳,这也是退网的原因。今年仅三个月就退网1000多家,去年下半年已退网1200家左右,加起来从去年6月到今年一季度经销商已经退网了2000多家。这对液态奶的销售量肯定产生不小影响,我想这就是液态奶在今年一季度低基数下仍旧下滑6.81%的原因。
原因今年一季度有春节备货,在叠加去年低基数,大家预期液态奶增长5%到10%,结果大幅低于预期!

06-19 11:33

就凭你这博眼球的猫脚手势来吓唬人?有本事就不会出来码字博眼球啦

经销商:直播买的比批发价还便宜,做个锤子!开始串货了

06-18 20:48

金典现在根本和特仑苏比不了

伊利一季报也差啊,不管是和同行比较还是和普通消费行业比较,不说多好,至少不差

06-20 14:18

看来继续去库存。一批奶农退出,原奶供给平衡,才能减少价格战。
不过牛奶的差异化很小,生意模式比啤酒还差。很难期望走出青岛啤酒这样的行情。

蒙牛5%的净利率拿啥打价格战? 渠道优化下,伊利的毛利率在逐渐升高,这个才是应该关心的。说明竞争力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