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胜利叫做休舱大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本草头条团队(bencaotoutiao)

编者按

4月15日,武汉雷神山休舱仪式上,一句“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令人感慨万千。微博网友热评“有一种胜利叫做关门大吉,希望以后再不会开门。”

2020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太多的历史,被人称为“中国奇迹”的雷神山,从无到有,仅用了12天的时间,它从投入使用到正式休舱,是这场举国上下共同抗疫英雄史的最好见证。

在雷神山医院里有一条文化长廊走红网络,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护人员、消防人员、建筑师们,在长廊两边的墙壁上亲手涂鸦,中医药的气息透过一幅幅画作渗透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些被疫情耽误的画家笔下,病房间的员工通道成了有抗疫力量的艺术长廊,不同的画风展现了不同团队的风采及各地的文化特色,也承载了对武汉满满的爱与正能量。


01

用特殊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传递给大家


趁着休息时间,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温万鑫和战友张晶拿起画笔,一起策划着该怎么让C6病区这片墙变得更加生动又富有特色。身为中医人,他们想把中医药文化写满整个长廊,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个佩戴口罩的小人,他们在做些什么呢?这副栩栩如生的画作在与墙板融为一体开始便引来许多同行驻足观看。这是一幅八段锦的分解动作,为了彰显疫情时期的特点,温万鑫给小人也“戴”上了口罩。大家看着图中的分解动作,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也跟着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八段锦在隔离病房已圈粉无数!

张晶提议,有很多中药材既有好看的外表,又能治病救人。“这真是个不错的建议,我们就画苁蓉和当归吧!”温万鑫说,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两味中药,中医人都明白其中暗含的深意,寓意着白衣战士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从容镇定,待到胜利之时,平安而归。

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在C6病区受到了患者们的欢迎。温万鑫又提笔将中医文化画进了隔离病房内,透过画与中医药治疗让患者更加全面地体会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02

英雄的医院里驻扎着保卫生命的英雄


第一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月31日18时,已在疫情最前线奋战了66个日夜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18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的带领下,医疗队接管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42张病床,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58名,治愈出院140名,其中中医辨证单纯中药治疗88例。方舱医院的452患者吃上化湿败毒颗粒,取得很好的疗效。


第二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1月2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刘宁给医院发了一封请求去武汉支援的请战书。3天后,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刘宁奔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提及这段时间的切身体会,刘宁说:“一个大病区30多个患者,查房、下医嘱、开药,再一个患者一个患者地扎针、起针,工作强度很大,身上常常像水洗一样,穿着隔离服又不能喝水补液,戴着口罩非常憋气,每次从病房出来都有虚脱的感觉,但看到患者症状改善,一个个患者康复后满意出院,顿时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第三批: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

“你们是整条gai最靓的仔!”

“桃花正盛开,男朋友已安排”

“打完怪兽的爸爸回家了!”

……

2月10日,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的4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驰援湖北,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奋战37天,在长沙休整14天。4月1日,他们平安返回浏阳。


第四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赵丹丽,拿着“去武大看樱花”的心愿牌,却没能实现看樱花的愿望。

2月15日抵达武汉后,赵丹丽便跟随队伍进驻雷神山医院,负责感染三科C5和C7病区的工作。刚进医院时,医院刚建好,还有很多救治准备工作需完成。直到3月30日,他们才圆满完成了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救治任务。


第五批:陕西省中医医院

杨栓柱是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名医生,也是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队员。

“写下请战书的那一刻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冲在疫情最前线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次进舱工作,查看患者、下达医嘱、记录病程,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厚厚的防护服下变得艰难,汗水早已浸湿了大家的衣服,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方舱医院,我们既是医护人员,也是保洁人员,还是安保人员,也是防疫人员和心理医生,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最欣喜的是看到他们康复出院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