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杭州新政:非全日制研究生也能享受3万元生活补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最新版《杭州市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指南》发布。《指南》显示,杭州再次调整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范围,申请条件进一步放宽。其中明确提出,如为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入学、2021年7月5日及之后毕业,已经在杭工作,且学信网中载明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的硕士毕业生,自5月16日16时起,可于线上申请,领取这笔生活补贴。

这意味着,在杭州,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申领3万元生活补贴。这一政策的调整,被视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平等对待,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目前,全国已有山西、河北、山东、浙江、河南等5个省份的6个城市对人才补贴政策进行了完善,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补贴范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这些政策的推广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意义重大,有助于他们获得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补贴和待遇,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和城市人才吸引。

值得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遭遇学历歧视,但事实上,教育部早在2016年就已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

媒体评论认为,当下,高校日益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宽进严出”逐渐成为常态,相比于入学“出身”,一名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表现才更加重要,而其能够通过毕业考核,本来就是对其能力的一种证明。另外,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因为无法从工作中脱身,才不得不选择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打入另册”,显然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在应届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企业雇主心中的固有偏见,只能多多呼吁,尽可能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同时打击那些明目张胆的就业歧视行为。但是,在政府设置人才补贴等标准时,有关部门可以先行一步,以政策作为原则的宣示,在公平对待应届毕业生这件事上作出表率。杭州这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落实生活补贴,不仅是年轻学子的福音,也有利于扭转社会观念。我们乐见未来有更多地方积极跟进,共同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