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33手成交砸至停牌,国债“小牛”行情能否持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价值仅2.97万元的33手交易,竟在瞬间引发了21国债14价格的10%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市场。

4月8日下午1:42分,21国债14价格大跌10%,报90元。而这笔33手的交易,仅仅价值2.97万元(33*10*90)。

仅33手砸崩“21国债14

Wind显示,“21国债14” 在2021年10月20日上市,发行价格为100元/张,票面利率为3.53%,发行总额约260亿元,期限30年。

上市后,该国债表现不太活跃,一直未有成交情况,直到2024年4月8日才有了上市以来第一笔成交。4月8日13时42分,一笔33手的交易将“21国债14”的价格下砸至90元/张。

随后上交所发布公告,21国债14今日下午交易出现异常波动,决定自2024年04月08日13时42分开始暂停“21国债14”交易,自2024年04月08日14时12分起恢复交易。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理性投资。恢复交易后,如该债券交易再次出现异常波动,可实施第二次盘中临时停牌,停牌时间持续至今日15时27分。

该债券恢复交易后,盘口挂单也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一直未出现成交情况。

疑似乌龙指

在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表现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有投资者质疑这笔成交33手的交易有可能是乌龙指。

记者观察其他国债的行情走势也发现,流动性不足时,相关债券也比较容易出现“闪崩”的走势,但随着相关影响的消除,债券价格很快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一般情况下,影响债券价格波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是利率因素导致债券价格出现波动。市场预期利率将上升,对债券价格或者对债券市场产生冲击,表现为债市下跌。

其次是债券的信用风险,如果发行者的信用状况恶化,可能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这会导致债券的价值下降。

再者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差的债券在需要卖出时可能需要打折出售,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从目前情况来看,流动性风险更能解释“21国债14”价格大跌,该债券本身常年流动性不足,机构卖出需要折价才能出售。

此外,机构换券,也有可能导致目前债券价格出现波动。理论上而言,新券的上市很容易受到交易盘投资者的追捧,流动性溢价明显提升。新券发行一段时间后,伴随存量规模的上升,将逐渐取代老券,成为流动性最好的券种,新老券的利差也由此逐渐拉大。

债市“小牛”行情能否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疑似乌龙指的交易成了债市“小牛”行情的插曲。Choice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开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路快速下行,今年3月6日曾一度下行至2.27%附近,较去年12月初的高位下行达40个基点,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同样下行触及低位。

尽管债市自3月触及低位后有短暂波动,利率有所上行,但相比年初,债券的交易价格依旧处在相对高位。

对于当前债市走牛原因,贝莱德建信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王登峰总结了三点:

一是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还处于一个不断修复的过程,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还处于观望态度。

二是当前央行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间资金面相对宽松,短端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同时,一系列的降准、降息操作给当前和未来的货币政策,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是市场上众多机构资金,比如公募基金、农商行等持续追逐超长债券资产或者其他高收益资产,导致这一类资产收益率出现明显下行。此外,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也助长了这一行情。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债市目前交易较为拥挤,短期有一定的阶段性调整风险,但在降息周期中,预计调整空间有限。债券市场目前依然在牛市通道中,后续或以震荡为主。基金经理3整体维持中性偏积极配置思路,看好中短端利率债、可转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中金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虽然债券利率已较年初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从当前债市供需关系、经济转型下的中长期增长、实际利率、资金活性等多角度来看,利率下行符合市场逻辑和理性定价,债券估值对标于基本面、政策面、机构行为,其实并不算贵,尤其近期利率还经历了一轮调整,债券吸引力边际回升,10年国债利率年内低点可能会降至2.2%甚至以下。

(来源:证券时报、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