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取得一次战役的建仓胜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1

1.按计划尽快清仓了亚邦股份,卖出点位精准+满意,90%仓位的止损位置:3.17元、-2.54%、10%仓位于3.10元、-4.64%,为什么会尽快清仓,最重要的是昨日未晋级成功,计划今日尽快止损并继续专注模式一内的机会。亚邦股份早盘竞价结果是:-3.69%,3.13元,由于是低价股,且竞价有看多之意,于竞价刚结束便挂3.17、-2.54%的随缘单,我挂单还是晚了几秒,否则开盘1min内会全部成交的。

2.按计划在盘中建仓四创电子,建仓的前提是分时走势健康即可。由于开盘竞价为-3.27%,似乎为空,便没有急于建仓,而是根据开盘后的分时走势做决定。开盘3min股价一直向上拉升,之后大多数时间在平盘价上方运动,这种分时走势是健康的,即使9:47分股价运动至平盘价下方,但很快拉升至平盘价上方。基于分时走势健康的条件下,我分两次建立多头。为什么是分2次买入了?因为出现了2个利空的信号,以求稳为主。

3.为什么要买四创,我在盘中犹豫过,因为出现了以上2个利空的走势行为,做出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是对模式一的相信。按模式一的晋级规则而言,昨日我是做错的,根据昨日的情况是应该打板或高吸四创的。今日则按照晋级规则以及买入规则,只能聚焦四创。

4.四创电子,是没必要从常规分析去判定它大概率晋级成功的。它没有近期热门的生物制品概念、没有干细胞概念、没有化学制品概念作为催化剂。它是低空经济+军工信息板块,我的唯一解释是,这仅是市场行为,源于一定的规律,如果用常规视角去分析,是很难得到正确答案的。当然,它今日也可能不会晋级成功的,也是很正常的。

5.对于亚邦股份的操盘,是出于对化学制品热门题材的相信,而忽略了实际走势是不健康的,忽略了一进二可以再等等的。幸运的是,给了我一个合理的价位尽快清仓了。今日是按照模式内的手法去交易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6.接下来根据卖出规则,等待卖出信号。对于高度的判断,常规高度在4板左右,这是我总结的常识,以实际走势为准,3板以后,都有可能发生逆转。总结来说,这是我这5月根据模式一成功实践的第一次经历。只专注模式一,继续验证,到5月底,就能明确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祝朋友们的账户一路长虹。

全部讨论

05-10 10:29

此股今日是大概率回调的,后市个人不看好。主要逻辑为:军工信息和低空经济早已炒过了,尽管再有相关利好的刺激,也无多大的刺激效果,除非有其它特别的利好消息刺激。昨日按照模式一是可以参与,结合个股的题材情况,股价走弱就必须先卖掉,保持一定的主动地位。细细拿捏和品味。总的来说,这一次实践,以2日收红收场,能接受。反之,若实践失败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还有一只一字板在确认中。

05-10 10:18

已清仓。盘前计划挂24卖一半,看着竞价看多,而从高点跌破5个点以上时,便下定了决心先卖出大半仓,剩余半仓看变化。第一笔于+4.46%卖出,第二笔于-3.95%卖出,第二笔可能会卖飞,因为后市难料。总的来说,今日全仓+0.5%,把昨天的盈利带出来了。卖的直觉是对的,而卖的时候有些僵硬。盘前的思量是成熟的,而盘中的执行力是可以再提高的。

05-09 21:47

再继续分享一下:模式一内的卖出规则,主要结合的是对该股历史高度的判断+实际日k的走势研判+是否明确出现卖出信号,进行综合而定的。如何卖,确实是一门学问,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5-09 21:42

模式二最适合做波段行为了,我这几天出现了一些卖的灵感,最靠谱的卖出规则为:
从启动主升浪的第1日算起:
1.在股价出现的第1次回调,要求股价必须低于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此情形,先卖出再观望。
2.累计出现涨幅超+6%交易日的第4日,可能是减仓或止盈。如果上涨趋势确定性极高,可以定在第5日。
3.途中遇到小幅上涨的交易日,且未达到以上2条卖出情形时,可继续持有。
每一次卖出,都可结合以上3条规则。好处是不容易卖飞,且可以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当运用这些规则时,适用的前提是选出模式二内的个股。

05-09 21:28

巩固一个知识点:一般来说,竞价低开+开盘后股价持续向下运动,为一个分时走弱的迹象,仍以之后的实际走势为准。遇到此情况,可以先在较有利价位先卖出,保持主动局面。
而竞价低开,开盘后股价被强势拉到平盘价上方并持续在平盘价上方运动,则竞价低开的影响可以忽略,仍以后面走势为准。对应技巧是:进一步验证信号,灵活应对,走势健康可持有,反之再清仓也不迟。
总之,竞价低开的情况,都得谨慎应对。在有些特别的情况,竞价低开则是一个快速性的卖点。比如我对亚邦的卖点把握,还有之前的新亚电子,3.22尾盘出现大额卖单且竞价炸板,处于主升浪的第4板,出现此种信号就是必须尽快卖掉的。

05-09 15:46

以上分析,接来源于模式一和实际情况,决策过程是真实分享的。希望对各位朋友产生一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