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31回复:176喜欢:1399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15-07-18 14:52

股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表现不佳,指的是股票在通货膨胀高涨的时候短期表现不佳(比如2008年A股),还是股票长期无法跑赢通货膨胀?如果是前者,巴菲特是短线“投资者”?如果是后者,企业持有资产在通货膨胀中无法获益,难道居民在通货膨胀中持有现金能获益?美股不知道,我们看看A股。1991年A股127点开盘,当前收盘3900点,考虑到数据的随机性,我们将1991年的股票点位取为200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平均),当前点位取中假定为3600点,那么24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8)^(1/24)=1.127=13%,我都没有拿2007年的高点进行计算。13%差不多是年均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买上证指数,可以保值,因为上证指数是扣除股息的(黄祖斌说的,我没有找到其他来源),那么股息就成为净收益。

在通胀时期债券持有者所遇到的问题一点也不神秘。当美元月复一月地贬值,一种本金和收入都用美元支付的证券不会是个大赢家。你根本不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就能搞懂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显然美国人收入是美元,开支是美元,美元日复一日的贬值,一个收入和支出都用美元支付的美国人“显然不是个大赢家”,所以所有美国人应当反对通货膨胀,应当占领美联储,要求立即加息。

战后10年,一直到1955年,道琼斯工业指数里的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是12.8%。战后的第二个10年,这个数字是10.1%。在第三个10年,是10.9%。财富500强(历史数据最早到50年代中期),这一个更大范围的数据显示了相似的结果:1955-1965年资本回报率11.2%,1965-1975资本回报率11.8%。这个数字在几个特殊年份里非常高(财富500强的最高值是1974年的14.1%)或者非常低(1958年和1970年是9.5%)。但是,过去这些年,总体上,净资产的回报率持续回到12%的水平。在通胀时期,这个数字没有显著超越这一水平。在价格稳定的时期净资产的回报率也没有超越这一水平。
——这段从数据上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偷换了概念。我们看企业的长期表现,显然是从投资开始看的,比如我们说某个企业设立1亿元,未再次融资,目前净资产100亿元,增值100倍。但是考察其净资产收益率,我们发现是基本不变的。由于其固定资产是不断更新的,更新的固定资产是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值,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利润除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净资产,比率不变有什么问题吗?举个简单的例子,2005年设立一个企业,募资100万,购买5套房产出租获利(唯一业务),每年获租金20万,每年调整一次,上涨14%,2015年,货币假定贬值到25%,即原来的一块钱等于现在的4块钱,原来购买的房产去年被统一拆迁,获得补偿400万元,今年年初又买入5套房产,继续出租,租金涨到80万元,前后净经营资产收益率不变。

这一人间天堂式的情形在60年代中期被许多主要投资机构“发现”。但正当这些金融界的大象争先恐后进入股票市场时,我们进入了一个加速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的时期。非常合乎逻辑的是,股票的上涨开始改头向下。升高的利息无情的减少了现存的固定收益投资的价值。当长期公司债券利息开始上升(最终达到了10%的附近),股票投资的12%的回报和再投入的优势都变得不一样了。
——这显然是一个短期的现象,由于通货膨胀高涨,央行开始加息,到处缺钱,短期流动性紧张,股票能涨才怪。别说是全局性的流动性紧张,即使当前全局流动性泛滥(银行间回购低得令人发指),但是股市的流动性丧失,过去一周的闪电熊,大家都看到了。这跟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半点关系?

让我们假设盈利的一半用来分红,剩下的6%的资本投入未来的增长。假如通胀很低,为2%,那么增长的大部分将会是实际产出的真实增长。在这一条件下,必须额外投入2%在应收帐款、库存和固定资产上,明年的实际产出才会与今年持平。剩下的4%对资产的投资将带来更多的实际产出。这2%的虚幻增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而剩下的4%则支持实际增长。如果人口增长1%,这4%的实际增长会转化为3%的人均收入真实增长。这虽然是非常粗略的估算,但这就是我们经济过去增长的方式。
——如果通货膨胀,存货和固定资产尽管账面价值不变,但是价值事实上已经上升了,所以如果销售量不变,通货膨胀单独不会要求增加投资。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之所以假定进行了拆迁,是以此进行账面价值重置,否则账面上的原值永远是100万,扣除10年的折旧,变成了50万,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5套房子值400万。

2018-08-02 10:19

巴菲特虽然不强调过多关注和研究宏观政策,但这只是因为他认为宏观经济无法把握,而投资却是追求对未来高概率事件的把握。
该文却很好地展示了巴菲特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理解,他其实很懂宏观,也因为懂,所以他才敢说预测宏观经济容易犯错。该文里他对美国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就不准确,现在美国已经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了。

2018-07-23 14:10

很好的文章 收藏学习

2018-07-10 14:08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长期通胀条件下,优质公司的所有权回报肯定比债券强很多,比如十年前一万块买入万科和买国债,到今天万科股票回报肯定是跑赢国债。巴菲特说的应该是股票整体情况不会比债券强,实质是指通胀条件下不会优化所有公司的盈利情况。
2.通胀开始其实会有利于某些行业,比如地产行业通胀初期拿到大量便宜资金买入大量地块,通胀起来后,占了大便宜。

总之,在通胀条件下,初期大量上杠杆购入资产的公司会占很大优势,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回报会远超债券。但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很危险。
巴菲特买比亚迪不是他的主意,应该还是不赞成,只是一个人情。段永平说过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