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户能力提升(一)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9回复:32喜欢:15



市面上关于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年报的书籍汗牛充栋,不胜枚数。其中唐朝先生写作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两本书,运用中翻中的深厚功力,试图把深涩难懂的财务知识传递给普通散户,可谓用心良苦,善莫大焉。我本人仔细研读了好多遍,自认为还是一知半解,难以精通。我对书中贯穿始终的“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这一理念深信不疑。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使只抱着“排除”的简化目标努力再努力,下了狠功夫,最终也还是不得不承认功力尚浅,还需不断磨练。我相信,如果一个公司的高层或者财务人员动了邪念,骗过我们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自己擅长的业务都很难做到极致,想在“外行”领域有所建树本身就是奢望,“被骗”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吗?公司雇个财务高手左右腾挪,蒙蒙财务小白能让你看出来?换句话说,希望识破骗术,真正达到排除的目标谈何容易?

除了努力精修,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外,散户如何防骗成为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一道迈不过去的“高山”。

现实如此,难道只能等到自己功力化境之时才能开始价投之路吗?只怕笨如我等之人这辈子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机缘。巴菲特提出普通人投资宽基指数基金是唯一正确的路径。不甘于平均数,难道真的只能是非分之想吗?

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我生出了一个笨办法。基于以下基线考虑问题:(1)拒绝亏损,下手之前先考虑如何不亏钱,不抱任何幻想,只要有亏损可能性绝不下手,追求确定性是铁律,坚决不相信任何技术分析,有一千个金叉也不能动了贪念;(2)不相信任何利益相关方的说辞,包括所有公司高管和财报,只相信分红,分红为王是我的基本立足点;(3)把自己的投资行为看作干实业(相当于开公司,自己对公司的前景负责),获取一定额度现金流是保证公司活下去并发展壮大的唯一因素,估值的唯一标准是未来一定年限内的分红总额。(4)放弃成为顶尖高手的念头,把自己看作普通人,理性看待一切“神奇”现象,运用常识和自己积累的经验作出判断,即使亲眼所见也绝不相信“水变油”,“永动机”等违反基本定律的神话。

严格遵守以上准则就能保证一定成功吗?不一定,因为自己还是可能犯错,推断可能还是过于乐观。怎么办?再保守一点呗,比如自己预计10%增长是能够确信的,当作5%看待,把自己的预期目标放低一点,记住一条,“宁可不要高增长也不能亏钱”,留出安全边际作为额外奖励。

到此为止,就可以保证一定盈利不亏钱了吗?还是不一定,因为大环境复杂,公司的发展有可能反复,你自己有可能还是看错。怎么办呢?留出一定比例资金防守,给自己“抄底”的机会。

影响未来一定期限内投资收益高低的因素包括几个方面:(1)股价变化,短期不可预测,长期与公司内在价值正相关;(2)股息增长率,谁都知道复利的威力,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一点没错。(3)现价,或者说初始买入时的股息率。

买入时成本越低,未来增长率越高,最终具有确定性的收益越高。

经常有人拿白酒跟银行比较,大多数人坚信茅台(白酒老大)无论如何优于工商银行(银行老大),果真如此吗?猛地一看,貌似正确无比,茅台的毛利率,净利率,零售价与出厂价的极大价差,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越陈越香的特质,金融属性,等等等等,理由一大筐,哪一句都让人无可辩驳。问题是决定未来收益率的主因有两条,重复一下,一个是增长率,假定茅台就是比工商银行高,还有一个是现价,当前股息率,仅仅考虑一个因素难道不会掉进坑里吗?如果你真的在120时入手,现在每股分红21,无论股价如何变动,你都可以拿着不动,只要分红就非常丰厚了,或者卖掉获利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在1500时入手,还想丰厚回报,确定性还在吗?

从常识出发,作定性分析。现在沪深总市值80万亿,茅台接近2万亿,1/40,工商银行1.5万亿,1.5/80,你觉得近期谁翻倍容易呢,10年后谁翻两番容易呢?假设10年后沪深总市值160万亿,你觉得茅台达到8万亿,1/20容易吗,一瓶酒占总市值1/20,再加上其它白酒1/10,你觉得舆论如何评价呢?各种鬼故事会不会满天飞?不是没可能,难度确实有点大。而工商银行达到6万亿有没有可能呢?

从反面再想想,茅台有没有可能再跌一半呢?工商银行有没有可能再跌一半呢?谁的可能性更大?假设业绩不变,茅台还是分红21(股息率=21/1500*2=2.8%),工商银行还是分红0.29(股息率=0.29/4*2=14.5%),你觉得谁下跌一半的可能性更大?你还能那么自信吗?

再来讨论一下增长率,有没有可能两者接近呢?茅台作为一种高档饮料,自有其高贵特性,但是按照现在的产量,其价格,会不会真的跟国民收入直接正相关呢?过去产量低,放着越来越值钱,现在的产量还能越放越值钱吗?或者说价格增长率能够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吗?现在貌似屯起来是合适的,有没有可能零售价格涨幅慢下来,屯酒的那些人觉得不合适了抛出来导致卖不出去呢(不要忘记屯起来是有成本的,跟现在的房价是不是有相似性?黄金如此稀缺,囤积收益率也非常有限,你能相信产量越来越高的茅台会超过黄金吗)?如果真的有一天形成共识,高级白酒价格增长率跟居民收入增长率看齐了,茅台和工商银行增长率会不会接近呢?反正不管你们信不信,我相信是可能的。只要有可能我就不敢确信前者增长率一定大幅超过后者。

让我们做个简单计算,作个定量分析。假设茅台股息增长15%,工商银行股息增长率5%。10年后茅台股息率=21/1500*1.15^10=5.66%,工商银行股息率=0.29/4*1.05^10=11.8%;增加一个条件,pe不变,股息复投,10年后茅台股息率=21/1500*((1+21/1500)*1.15)^10=6.5%,而工商银行10年后股息率=0.29/4*((1+0.29/4)*1.05)^10=24%。同样条件股息复投,20年后茅台21.9%,而工商银行78%。

指望着股价上涨,不具有确定性,具有确定性的是股息,以上结果很有说服力。

假设一种极端情况,买入后两者股价都立即下降一半,以后维持pe不变,10年后茅台股息率=7.5%,工商银行股息率=46%。20年后茅台=24%,工商银行=109%。

从以上简单计算可知,因为工商银行现价较低,股息率较高,即使增长率较低,投资10年后收益仍然非常可观,20年后可实现财务自由。而茅台尽管增长率较高,但是由于现价较高,收益率也不能尽如人意。

再假设一种极端情况,工商银行未来增长率为零,股价不变,复投10年后股息率仍然可以达到15%,二十年后29%,仍然高于茅台15%增长率的情况。

茅台什么情况下才能优于工商银行呢?当然是买入价格够低时。例如买入价为现价一半时,股息复投10年后股息率15%,勉强与工商银行零增长率打平,20年后达到80%,与工商银行5%增长率相当。

再极端一些,假设茅台买入价格为现价1/4时,股息复投,10年后股息40%,20年后达到恐怖的273%。

总结一下,要想未来收益率够高,增长率固然重要,现价也必须美丽,也就是说成本够低,未来股息复投时价格越低越好,收集的份额才能为股息贡献更多。

最后再谈一谈,防守策略的重要性。以上定性半定量分析都是基于“一把梭”做出来的。理论上讲,只要选定的公司符合以上条件,再加上各种保守策略,一定可以获得预期收益,甚至额外收益。只要期限合适,股价下跌更有利于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买入后股价下跌总是让人不舒服,股价下跌也会引出很多鬼故事,导致很多人拿不住,怎么办呢?留个后手,只要手里有资金,下跌反而会兴奋。我的策略是划定中位线,投入50%,低于中位线加仓,高于中位线不动或者少量减仓。在中位线以下反复做波段,尽可能做低持仓成本,力争实现一半仓位与满仓接近的总收益。具体策略留待下次再谈,敬请期待。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2-25 09:08

为这篇文章手工点赞!能深刻客观认清自身能力,理性地看待市场,再运用一些符合自身的投资策略,对未来有乐观的假设而又有谨慎的对应,在资本市场很难亏本的了。

2023-02-25 07:41

有个问题:您这是在说现在市场给银行的价格是无效价格。市场短期可能无效,长期应该是有效的吧?!
市场这么长时间给银行这么低的价格,会不会是有什么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呢?

2023-05-22 21:44

说得真好当腾讯七百元、茅台2600元一股时市场大V还说是价值投资呢?害人呀

2023-04-19 22:21

让我们做个简单计算,作个定量分析。假设茅台股息增长15%,工商银行股息增长率5%。10年后茅台股息率=21/1500*1.15^10=5.66%,工商银行股息率=0.29/4*1.05^10=11.8%;增加一个条件,pe不变,股息复投,10年后茅台股息率=21/1500*((1+21/1500)*1.15)^10=6.5%,而工商银行10年后股息率=0.29/4*((1+0.29/4)*1.05)^10=24%这个我怎么算不出来啊

2023-02-26 07:59

深度好文,道理明白,能写的这样详细的不多

2023-02-25 22:05

分红君很善于闷头钻研哦。对企业财务报表已经很有研究了。你要是看着费劲的书我就不想看了,也更看不懂了。我就看看几年的ROE、ROA,市盈率、市净率。我一般选江浙、华南企业。受你们几个网友影响、我也更关注分红了,毕竟这才是到手的真金白银。

2023-02-25 09:11

口算了下10年后年化回报率是接近的工行略优

2023-02-25 08:09

你忽略了人性

中位线如何定义?

2022-11-07 18:10

笨一点,靠常识,不被人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