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司的长期股东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3
$中国平安(SH601318)$ $万科A(SZ000002)$ 我能想到三十年后人们依然有居住和改善居住的需求,有物业的需求,有一大批地产公司会倒掉,但是有一部分公司会适应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很怀疑三十年后人们“依然喜欢喝白酒,收藏高端白酒,年轻人年纪大了会喜欢白酒”的逻辑能否成立。至少我身边很多二十多岁的亲戚朋友,逢年过节,家庭聚会开几箱可乐,几箱百威啤酒也可以促膝言欢,我很难断定他们三十多岁时一定会改喝茅台。四五十岁的同事朋友请客吃饭送礼,白的,红的,洋的,黄的(黄酒)都可以,没有觉得茅台的稀缺性。这些人的收入,经常喝茅台价位的酒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或许,广东酒文化不浓吧。

一些大V说,茅台产量及其有限,本来就不是给所有人喝的。问题是,如果未来这批年轻人变老之后还是喜欢喝可乐喝啤酒,如果这批年轻人连以后逢年过节请客送礼的习俗都省了的话(这个趋势已经在发生),如果父辈已经给他们积攒了一批财富,以后他们不需要讨好巴结上司、讨好同事,以维持职场关系,而是可以随他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时候(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还会有人视茅台为可以保值的液体黄金,收藏茅台吗?

一些大V说,你看看美国的帝亚吉欧,股价长青。但是有多少人认认真真的看看这家公司产品的构成和它的全球布局能力:它管理着Guinness(健力士)、Johnnie Walker、Smirnoff(皇冠伏特加)、Baileys(百利甜酒)等众多具有历史传奇的品牌,产品覆盖蒸馏酒,葡萄酒,啤酒。产品面向全世界各种消费人群。而它的6月3日的市值仅仅为6000亿人民币。

一些大V指指点点中国平安为什么在茅台几百元的时候不买茅台,买一堆金融、地产股,以为自己的能力在整个平安的投资团队之上。我反而觉得这恰是平安投资的过人之处,看的很长远。当年想着网络银行会颠覆传统银行,支付宝,微信不久会颠覆银行的那批人,最近也打脸了,余额宝收益一下降,就马上有人把钱从余额宝转出来存银行了。金融是万业之母,我想既然过去几百年改变不了,未来几百年也很难改变。

热门回复

2020-06-04 06:52

地产虽然永续,但是地产公司先倒闭一半再说。

2020-06-04 12:29

茅台现象的本质,是等级社会的一种代表性呈现,而互联网时代,这些正在逐步瓦解,茅台的寿命,未必会比京剧长的

2020-06-04 11:25

我喜欢这东西,我必须用这东西,他的股票可能也是我喜欢或需要的,猪、房子和检测试剂    酒可以不喝的,我以前喝过贵州买回来的茅台,没觉得特别,王粮液、梦之蓝,也就那样,我不太懂,也不好这个。红酒喝一点、味道还是不习惯,最多有龙虾、有螃蟹、田螺或鸡翅下酒菜时,我喝点啤酒,一般也就一瓶,就看自己喜欢、适当注意健康,不太会过量。酒我不太喝,但是回锅肉、红烧肉、排骨汤或蒸里脊肉还是要吃的,而且现在有周期因素,牧原、新希望更有未来3年的高成长在,吃的东西是基本需求,未来可能还变成一个周期性弱化的赛道,我觉得猪肉比白酒好,牧新比茅五泸洋好。   房子呢,还不错,可能小的换大的、低的换高的,位置偏的换位置好的——当然矛盾的是好位置其实一般都没啥新房,我喜欢房子,房子是最基本的需求,我喜欢也看好,尤其房地产目前最低估,比银行还低估——如果按签约销售折算估值的话。    疫情大于天,现在趋于稳定了,消费医药在中美都是大牛股集中营,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在。好多看不懂,我是从最初从银行出来的,要接受这种动辄7吗7、80倍PE的东西,真的不容易,可能是猪打开了我对PE的理解。好多看不清,不过发现医疗器械或许不错,人吃五谷杂粮,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医疗真的是必需或者健康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尤其现在热的不行的IVD、POCT,各种检测,西医中医都要检测,深圳系扎堆了,迈瑞是巨无霸,从美股回来,老板都是中科大、清华的,迈瑞公司就像老板的学历,太优秀超群了。各细分领域,大家都说自己龙头,新产业从新三板转创业板的新产业,似乎有点18年迈瑞上市的味道——当时几天就开板了,但如果买入次新,至今也获益不菲。

住房是人类基本需求,吃饭是人类基本需求,喝酒不是。人类在乐观的时候只看到优点,在悲观的时候只看到缺点,白酒和地产现在就是这两个情影,茅台酒好,不要贪杯[大笑]

一样从银行到地产,今年接受了PE静态比较大,但是以后增长不大,把牧原 纳入核心股票,新希望 纳入重要股票。
不少行业的股票是大牛市,或许后面有大前途,或许是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增长。

有一定道理!

有见地

[很赞]

可以质疑白酒的价格,但是不用怀疑白酒的生意模式,年轻人以后会不会喝白酒,这个疑问一直存在,直到年纪大了,社交圈大了,才能理解,就是那个酒,但是味不是那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