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的相关论述(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 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鳝”怒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 反不正当竞争。

注:资本无序扩张的根源来自监管缺位,所以加强监管成为必然,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问题。

2、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

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并呈现出规模显著增加、主体更 加多元、运行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

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 类资本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注:各类资本在发展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国有资本承担国计民生,民营资本承担市场化经济活力,外国资本承担技术引进等,会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要按性质分类定位,并不是像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完全自由竞争。

3、国家兴衰,金融有责。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如果金融搞不好,甚至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重挫,现代化进程可能迟滞甚至中断。当今世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对强国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 稳定,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这在全球大国中是唯一的。

注:对金融危机的担忧是较重的,担心由此引发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可能来自于日本的经验,因此防范化解风险是重中之重。

4、第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成就,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而金融系统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金融领域不少单位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党的政治建设薄弱,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紧 因此,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与一些国家金融为资本服务,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本质截然不同。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第三,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如果热衷于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酿成危机。我国必须守好服务实体经济本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不能脱实向虚。

第四,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既有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又自带风险基因,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风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第五,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金融的安全 、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金融交易涉及复杂多样的权利义务关系, 有信息不对称特征,对信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有健全的监管制度。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和市场规则体系,有禁必止,违法必究,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运行

第六,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和优势是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但存在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比重偏高、金融服务普惠性不足等问题,还存在金融泛化、乱办金融、大量非法金融活动。针对这些问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关系,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七,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金融对外开放必须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既要防范开放本身带来的风险,还要防范博弈对手蓄意制造的风险。要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和力度,切实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以更高水平风险防控保障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第八,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金融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稳字当头,宏观调控、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风险处置等都要稳,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同时,要积极进取,把该立的抓紧立起来,在稳住阵脚、稳住基本态势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前进。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注:这次讲话对金融的认识非常深刻,例如金融自带风险基因、风险系统性关联大大增强,金融交易具有信息不对称特征,金融泛化,防范蓄意制造的风险等等。也为金融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党建、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不能热衷自我膨胀。

5、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注:强大的货币排在首位,币值稳定优先级很高。

6、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 的利益,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曾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却掉进了“中 等收入陷阱”,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甚至严重倒退, 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两极分化、阶层固化等问题。

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 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依法引导和 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 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 决防止两极分化。

注:吸取了发展中国家的教训,防止因为两极分化、阶层固化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7、要防止实体经济下行和金融企业惜贷相互强化的“顺周期” 题,建立有效宏观应对机制。

金融企业要回归本源,改变不顾风险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倾向,专注主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

主动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 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有效保护不断积累的社 会财富

注:金融回归本源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群众需求。

8、要着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稳定货币是做 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说过,去杠杆,千招万招,管 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信贷要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结构上有增有减。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货币供应 和社会融资规模要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首先要做好加法 ,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 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其次要做好减法,在一些领域从紧配置金融资源,支持严控地方债务增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促进“僵尸企业”出清,避免局部资金 淤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推广运用,继续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企业转型过程中防范化解风险,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支持牢牢端稳粮食饭碗、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进金融机构服务方式,让那些兼具安全、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 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保留必要的现金等传统金融服务方式,金融监管要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 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我国金融体系规模已经很大,但资金配置不均衡,融资结构不合理,可以说不缺资金缺本金,关键是提高融资效率,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

注:设计兼具安全、收益、流动性的金融产品,针对性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何引导融资结构合理化、资金配置均衡化,加大向股权类配置、培育耐心资本,都是金融机构需要研究的课题。

9、要保障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身健康。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必须恢复和保持好金融机构健康,金融机构健康既包括资产负债表健康,也 包括公司治理、内控体系、复杂金融产品交易清算以及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健康。如果金融机构处 病态,就很难为实体经济服务好 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总体上是健康 的,但在内控管理、资产质 、服务水平、 竞争能力 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要抓紧采取有 效措施加以解决

要清理规范中间环节,缩短资金链条,避免 以“通道”、“名股实债”等方式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要从一味追求高回报转向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追求合理回报,从满足大批量、规模化需求转向更重视满足个性 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重资产和轻资产、大中小微企 业、固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回报 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需求不同,要区分不同情况,增强差异化服务能力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有积极动力和有利条件,但在增速换挡阶段,相当多的实体产业 回报率大幅下降,风险加大,使得金融业缺乏为实体经济 服务的动力。经济增长快时,金融业可以跟着实体经济上规模,搞一些外延式扩张,但这条路已走到尽头 今后要树立质量 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转向内涵式发展 特别是在产能 过剩条件下,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 动能转换 金融业制度性利差明显,一度存在“坐地收 钱”的强势思维。要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 价值,靠竞争力吃饭

注:金融机构要以客户需求作为出发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而不是靠制度性利差、一味追求高回报。要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区分不同情况不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