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年“权益类投顾组合”的Top1?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1喜欢:7

随着A股重回3100点,我很想知道“权益类投顾组合”今年的反弹力度如何,有没有获取到超额回报?[狗头]

我筛选了15个我关注比较多且知名度较高的权益类投顾组合,并根据“今年来涨幅”做了如下排序。

(这里要先声明:无论目前大家看到的业绩是第一还是倒数,都只是阶段性的历史数据,均无法用来预测未来。大家不要只看到阶段性的数据就盲目做决策去追涨杀跌。我们选择一个投顾组合,除了看历史业绩外,还要看主理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不是被自己认可。)

从上表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这15个组合中,有10个在今年跑赢了比较基准“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初步认为有2/3的投顾组合跑出了超额回报。(是个好的信号[狗头][狗头]

2、今年以来,在接近5个月的时间内,目前排第一的投顾组合为交银投顾旗下的【交银指数星球,其次,排名二三的是大V管理的投顾组合基民柠檬【越海】与银行螺丝钉的【螺丝钉金钉宝指数增强】。

3、我发现$交银指数星球(TIAA046001)$ 不仅今年来业绩领先,短期近1个月的反弹中,依然能获得超6%的反弹。不过呢,交银投顾旗下另一个$交银全明星(雪球基金版)(TIA04017)$ 似乎今年还没有发挥出来,今年仅有2.55%的涨幅~~

从去年6月【交银指数星球】刚成立时,我就开始跟投了,目前的持仓收益率为6.28%,而跟投时间更久的【交银全明星】目前的收益率为-1.59%,也接近回本了。

上周,我另一个朋友也给我发来“喜报”,说他跟投的【交银指数星球】的持仓收益率快10%了!

交银指数星球为何能做到Top1?

我们先来看看交银投顾官方对【交银指数星球】的介绍。

交银指数星球】采用“核心+卫星”模式运作;其中“核心”仓位主要配置宽基类与smartbeta类指数基金,追求确定性收益,“卫星”仓位主要配置行业类指数,把握阶段性机会。

在2024年5月7日调仓后的“核心+卫星”仓位情况:

1、哑铃策略

交银指数星球】持仓中,仅“红利”占比就已经超过50%——消费红利(28%)+红利低波100(18%)+红利低波(7%)= 53%!

这么来看,这种组合配置方式,我认为可以用这两年更流行的说法来概括:哑铃策略

哑铃的一头:重点投资确定性高的稳健类资产,比如交银投顾选择的“红利”类指数基金,由确定性资产提供安全边际。

哑铃的另一头:配置部分高波动高弹性的资产,比如交银投顾选择的“中证1000指数”与“家电、电子、通信”等行业指数,由风险资产提供超额收益。

这时有人会问:既然同时配置“低风险+高风险”的两种资产,为什么不直接买一个中等风险的产品呢?

我理解,投顾主理人可以灵活调整哑铃两端的资产配比,以应对不同市场环境——在市场波动较大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通过多配防守型资产可以降低资组合风险;在市场复苏回暖时,加大高成长性资产的占比有助于捕捉超额收益。

总之,我认为银指数星球采用的“哑铃策略”是让它这段时间表现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2、行业配置模型

接着,再来说具体的基金调仓。

交银投顾的调仓完全不拍脑袋,更不会凭感觉,所有调仓与发车的决策均来自系统模型跑出来的结果。

在行业的选择上,交银基金投顾有在用的一个行业配置模型为“胜率-赔率-拥挤度”3因子模型。

这三个指标不仅有着各自独特的考核维度,它们三个指标还具有不相关性,因此,根据这三个指标构建的行业指数组合,能够获得更稳定且优异的表现。

这三个指标具体该如何搭配使用呢?

我知道的一种策略是:

① 优选“高赔率”行业

② 辅以“胜率改善”信号

③ 用“拥挤度”来做风险控制

这样选出来的行业板块构建的组合叫做“高赔率组合”,该组合特征为偏左侧,弹性高,进攻性强。

举个例子,在今年1-2月期间,A股整体开启暴跌模式,并在2月5日触底。

当时,很多媒体机构在1月暴跌之后,才开始后知后觉提示风险;甚至,当时有的权益类组合,在2月5日那天调仓加仓了债基......

但是,交银投顾在2月2日的调仓时,在这波暴跌的底部区域,抄底“高赔率”的小盘风格的中证1000指数。

正是因为交银投顾把握住了底部加仓的机会,所以在今年的反弹力度是很大的。

有时候投顾组合调仓就是这样,或许不用每一次调仓都100%正确,但是一旦把握住了一次史诗级的大机会,那么就足以力挽狂澜。

交银指数星球-5月调仓看点

交银指数星球】在5月7日进行了最新的一次调仓:

这次调仓,我认为有两大看点:

交银指数星球在今年2月将红利仓位降低了一些,现在又把红利仓位提高了7.5%至53%;

② 对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做了更换:将天弘中证1000指数增强 换成了 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

1、提升红利基金仓位

先来看交银投顾在5月重新将“红利”仓位提升至53%,其实也好理解,交银投顾一向谨慎,所以,我猜测是因为在A股反弹一波后,高弹性资产的短期“赔率”有所降低,于是提高“高胜率”资产的红利指数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在4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国九条”,提到: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紧接着在4月16日,证监会在答记者问时特别提到:引入了分红不达标实施ST的安排。

总之,这些政策对分红的影响是超级巨大的!

在强制分红之下,等同于股票要有利息了,所以这个政策的长远影响是很牛B的,等于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养老钱“进入股市。

长期来看,红利策略还会持续占优。

2、更换中证1000指数增强

为什么要将“天弘中证1000指数增强”换成$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C(F016937)$

我做了如下重点数据比较:

有3个数据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单看业绩本身,无论是近3月的反弹行情,还是近1年的震荡行情,交银投顾选择的这4只指数增强基金均跑赢了对标的中证1000指数。

这次新增的“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C”是涨幅最好的,而这次被换掉的“天弘中证1000指数增强C”是这4只中最差的。

2、大家多少听说过一句话“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特别是对于小盘股指数而言,想要跑出超额回报,基金规模更是不宜过大。其中,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的规模最小,合并AC份额后只有1亿规模。

3、超额回报评价采用的是量化投资中常用的“特质收益”来衡量。

“特质收益”指在剔除了常规因子(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动量因子等等)之后,基金获得的独特收益。

如何理解这个独特收益?

我的理解就是,对于常规因子来说,属于是公开信息了,各家基金公司的量化模型跑出的结果大差不差。

所以,为了能在众多指数增强基金中脱颖而出,关键就是找到“未被其他人发现的有效因子”,这在量化投资中被统称为“特质收益”,也是我们这几年经常看到的“信息差”

那什么又是“主动特质收益”呢?

我理解“主动特质收益”相比于“特质收益”更加聚焦于基金经理的能力。比如,基金经理构建量化模型的能力,基金经理分析数据挖掘特质因子的能力,基金经理的市场洞察力与风控能力等。

总之,“特质收益”是基金经理利用量化模型和策略,在常规因子收益之外获得的额外收益。

~~~~~~~~~~~~~~~~~~~

本周是交银投顾发车周,本期发车1份

本期万得全A指数处于20日均线上方3.09%,位于0.5份区间;万得全A指数滚动5年市盈率分位数为32%,位于1份区间。

上一次发车还是在4月时,当时发车3份。

随着A股快速反弹站上3100点后,交银投顾也迅速将发车份数降低到了1份。(再次体现了交银投顾发车之谨慎!)

1份对应我的1000块钱,用于跟投“交银指数星球”。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何时突破3200点?# #阿里财报:淘宝GMV、订单量双位数增长# #腾讯一季报:营收利润双双超预期#

全部讨论

谢谢支持,$交银指数星球(TIAA046001)$ 再接再厉!

可惜名下最近反弹很好的交银海外,没有持仓

05-14 23:27

确实很好的一个策略 不容易焦虑 拿的安稳 不过指数才这个位置就已经降低到1份了 A股确实太难了

05-14 21:07

良心投顾

这个确实厉害

05-14 21:17

$交银指数星球(TIAA046001)$ no.1,$我要稳稳的幸福(雪球基金版)(TIA04014)$ 最近也天天创新高,必须表扬投顾主理人,给力。

05-15 12:04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