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做股票三年的一些体系雏形:聊聊融资,组合建立,分散集中这些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47回复:65喜欢:90

也是全职做股票的第三个年头了。从2017年的完全懵懂无知,到对这个市场的逐渐熟悉和敬畏,再到对自己体系的不断优化打磨。其实最终长期的收益都是每个人认知和体系的兑现,相比于短期的账户涨涨跌跌,每个人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一套风控能力足够强的体系,才是长期最终的目标。回想起来,2017年的大赚现在看到的更多是当时的无知。2018年全年满融回撤30%左右,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后怕。2019年的收益来自于一个不成熟的体系的好运气。几年来始终都在一种不踏实和自我怀疑中前行。但今年慢慢的,感觉自己可能慢慢摸索到一个长期能稳定盈利的体系的边缘了。就像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知道还在远处且需要经历磨难去到达,但内心的彷徨却少了很多。

下面我通过我实际账户随便聊聊一些单点的问题,整体体系的建立是个系统化的工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个只能靠自己。希望一些东西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下周末我准备写一篇文章聊聊这几年我自己对a股市场主要参与者特点的一些经验。因为我发现还是很多人对于股价涨跌都喜欢用一句主力怎么样怎么样来解释。其实这些人如果不从这个“神秘的主力”思路里面跳脱出来,可能一辈子都摸不到市场真实情况的门。所以我觉得下一篇文章应该还是能帮到不少人的。

写作不易,可以的话就帮忙转下。我专栏里写的很多关于冥想修心的文章我真觉得挺好的。那些才是生活的关键啊。希望有缘人能去看看。


言归正传


账户整体情况:

周末仔细算了下今年的账户情况,相比于之前大概毛估估,结果更令我吃惊。今年a股融资账户收益率是51%,截止到上周五收盘,离新高只差持仓市值的4%左右。今年最大回撤发生在3月10号到3月19日这一波。由于几乎无差别的大盘主杀,造成了本金的15%,持仓市值的9%左右的回撤率。由于这个账户很多年来都是每天160%以上的仓位过夜。虽然做好了组合分散对冲和交易平滑波动,但对于大盘系统性主杀的确防御力还是不足。尤其是流动性缺失性的主杀。这是以后账户最大的风险点。三个可能使用的方法:1 指数3500以上后不断地把资金往普通账户挪,保证融资额度不会继续增加。2 账户市值达到某个期望的市值后,直接放弃融资。3 期指对冲的工具使用。

相比于待会儿要说的港股账户,不得不说a股市场真的是散户的天堂。这样充裕的流动性和对中小散户的保护。只要不瞎搞,太难亏大钱了。

港股账户惨不忍睹,持仓很分散,六七只港股,但竟然整体今年都是-30%左右的跌幅。而且港股我是几乎不做交易的。所以整体港股账户今年是-30%收益率。

年初港股大概是三成仓位。所以整体总账户今年只有25%不到的收益。很难想象今年主战场在港股的玩家是怎么熬过来的。

一些经验:

其实在欧美主跌开始的时候。无数次想把港股账户大减仓换回a股的。但一方面因为港股卖了得T+2才能买a,加上港股的确估值是真低。所以犹豫了好几次,最后现在这个情况,那么就肯定不适合港转A了。一直听说了港股的残酷。但这次也算是真的体会到了。在整体估值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每天5%,5%的连续跌。不过像欧美这样的主杀也是几十年上百年一遇吧。就当风险教育课了。

以后切记,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在流动性枯竭的时候,估值,基本面,分红率全都没有意义。只有在流动性恢复后,这些指标才会快速变得有意义。a股以后一定也还会有股灾,而且因为信息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未来的某次股灾可能相比于2015年要更为快速和一致性。那么到时候一定要想起来今年的港股和美股。到时候什么组合分散对冲,公司基本面通通都需要放在后面去考虑。第一步就是先释放自己账户的流动性。


交易:

我交易经历过很多阶段的交易状态。2018年我试过几乎全年每天70%以上的账户换手率。每个月交易额都是九位数。也试过2019年只做中长线波段。每周账户换手率不到10%。今年尤其市场大幅波动,又回到了2018年的状态。我查了下3月这三周的交易额。已经1.2个亿了。其实蛮恐怖的。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交易准度不行,那么印花税和融资利率就能慢慢把账户给吃空。

交易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准度的问题。其实跟多的是心态问题。我自信我交易能有70%的准度。但如何对的时候赚大钱,错的时候控制好心态亏小钱,这个是很难的。人性本能往往是对的时候只赚小钱,错的交易容易心态崩掉然后亏大钱。那么就算有90%的交易成功率,最后也是负收益。

我整个性格和心态的转变是从去年开始养成冥想的习惯后显著改变的。本以为都30岁了,很难性格上还能有什么变化,但结果还是挺惊人的。现在情绪控制和恢复的能力相比于2018年强太多。所以今年加大交易量也是自身软硬件有提升后做出的决定。如果到什么时候,发现自身能力依然匹配不上这样的交易模式,那么还是会回到低频交易的模式。

还有个问题就是,交易其实有个一半的因素就是运气。这个很玄乎,就是一阵子顺一阵子不顺。但能顺的时候赚大钱,不顺的时候少亏钱,就是个人能力了。拉长时间看,几年下来,运气好和运气不好的时候还是挺平均的。所以归根到底,除去对于市场的理解外,还是个人内心的修行。


融资和组合,集中和分散:

既然几年下来都是习惯高融资的满仓持股不择时。那么对于组合的要求就很高。太过于分散注定收益率会降低,太过于集中经不住黑天鹅的打击。现在我自己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95%的时间分散对冲,5%的时间集中博弈。集中持仓的时间窗口不超过2天。而且集中度也要有上限。不能拘泥于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重仓博弈的标的一定不是左侧。因为注定不可能在2天以内的时间窗口有什么基本面质变。重仓博弈的一定是市场主线,流动性热度足够高的,长期趋势良好的个股,然后找个中线回调幅度足够好的位置博弈。我喜欢至少20%的跌幅加上有年线或者60日线这些长期均线支撑的时候进去。错了亏不了太多,对了往往2天左右能有大幅的反弹幅度。

关于组合,今年最大的收获是对冲思路的应用熟练了一些。我不做期指对冲。但长期的盯盘交易,对于市场一些主流的避险板块和个股需要做到熟悉。农林牧渔,黄金这些自不用说,还有就是每个特殊时间段的对冲板块个股。后续准备考虑期指对冲的工具。因为很多时候集体主杀的风险的确很难通过组合对冲去覆盖。

我今年a股部分50%的收益,也不是靠着集中持仓获得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分散在3个板块里,十只左右持仓个股。所以对于a股大多数时候的震荡市特点,分散和组合还是可以获得远超市场的收益率的。

最后总结我自己的经验:长期的组合并不会一定带来低收益率,但长期的集中,一定会带来大的回撤率。于是我采用超短时间的集中加上95%时间的足够分散来应对。



好了,遛狗去了,下周写市场参与者和特点的文章。最近养了只秋田,挺有意思的。


给洁芙柔打个广告,这东西是真挺好用的。尤其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




$鱼跃医疗(SZ002223)$ $招商银行(SH600036)$ $海螺水泥(SH600585)$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3-22 08:11

感激@弱弱的投资者 。其实每次写关于体系的文章都会再次发自内心的感谢弱弱。希望弱大生活投资都顺利。

2020-03-22 23:32

转:重仓博弈的一定是市场主线,流动性热度足够高的,长期趋势良好的个股,然后找个中线回调幅度足够好的位置博弈。我喜欢至少20%的跌幅加上有年线或者60日线这些长期均线支撑的时候进去。错了亏不了太多,对了往往2天左右能有大幅的反弹幅度

用杠杆资金对冲同一只票,百分之30用于证券,百分之30用于杠杆配资对冲低吸,百分之40用于后续跟进资金!基本不会亏!

本人用了3年,实战经验!前提得有百分之95以上准确率。

2020-03-22 14:09

老大的优等生,学习

2020-03-22 11:04

转篇呆哥的文章,写得做得都很棒。

2020-06-21 23:49

学习思路,流动性太重要了。

2020-05-12 22:55

桌子好亮,看着舒服

2020-05-09 23:18

好文,学习

2020-04-23 20:55

好文

2020-04-09 22:09

作者希望转一下 好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