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篇.通胀3.谨慎解读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银行ETF(SH512800)$

三.购买力怎么量化比较

要量化购买力,首先,就有个参照什么的问题,有人参照广义货币M2,有人参照一揽子物价,有人参照汇率。参照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可见设定参照很重要,有很大的人为性。其次,不论参照什么,计算总是选取不同时点的数据,比对得到对应时段内购买力的变化。可是,这一时段内,社会在变化,设定的参照物的内涵或许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注意到这些,就会得到误导性的结果,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刻舟求剑。

1.以广义货币M2为例

有人以1982年M2是2265.7亿,2022年M2是261.58万亿,得出结论,改革开放40年来,购买力下降1千多倍。完全是胡说八道,即便是说货币超发1千多倍,貌似正确,其实也是误导。因为他不了解1980年代的人民币和2020年代的人民币有不同的内涵,

可以说1980年代的人民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更早期,更加不是),那时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另外的票据才能购买的,都不是仅凭人民币能够购买的。计划经济,很多物资不能自由流通,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主要工业品计划调配,住房分配,那个时代这些物品其实不是商品,社会上真正意义的商品很少,流通领域不需要较多的人民币作为媒介。

所以说,拿2020年的M2与1980年的M2比较,其实是在误导,是某种意义上的刻舟求剑,甚至可以说是鸡同鸭比,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你将2000年的数据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由于对应的市场环境没有质的变化,其结果的参考意义就大得多。

2.以一揽子物价为例

选择一些商品,比较不同时点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作为购买力变化的依据。是不是消除了人为性?是不是客观真实?不是!

首先,选择哪些商品进入考察样本,就有很强的人为性。类似于股价指数,哪些股票纳入,哪些股票剔除,就有人为性。

其次,社会是变化的,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不同。现在是必需品,以前可能属奢侈品,很多家用电器就是如此。甚至以前在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某些商品,现在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例如,缝纫机。另外,同样的商品,品质也在变化。1980年代,一台主频1MHz的x86计算机,七八千人民币,一块10M的硬盘,一万人民币,(你没看错,10MByte,1个W!),和现在怎么比?

考虑到统计样本和统计算法的人为性,通胀数据有很强的可操纵性,考虑到商品在生活中地位与作用的变化,考虑到商品本身品质的变化,通胀数据有必然的失真性。不同的人群,温饱的,中产的,富裕的,富豪的,生活中感受到的购买力变化会是天差地别。

不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看似在客观的分析“购买力”变化,其实是在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