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篇.通胀2.比价调整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银行ETF(SH512800)$

二.通胀的作用

1.宏观层面:①经济不好,国家的税收也受影响。要拉动经济,要保就业,挖了填、填了挖也好,样子工程、面子工程也好,都有保就业意义,都要投资,得靠印钱。②经济好了,我们想更快的发展,想启动更多的项目,投资饥渴症又来了,钱依然不够,还是要印,通胀还是少不了。

2.微观层面:①经济不好,你我他们挣钱都不容易。你我他们只能捂紧点口袋省着点花。问题是都捂着口袋不掏钱,整体经济就更难了。长此以往,因果循环,趋势强化,惯性巨大,那还得了! 怎么办呢?通胀啊!你的钱捂得再紧,购买力日渐流失,你还捂不捂?②经济好了,你我他们挣着钱了,有点通胀,消费也会旺。

也就是说:经济不好,不得不印,经济好了,适当印点也有好处

温和通胀有一定的调节缓和作用,超发货币导致购买力下降,不可能使得所有商品价格同步上涨,通过有的涨得快,有的涨的慢,一些不合理的过度扭曲的比价关系会得到改善,或者说比价调整的过程会不那么难受。有点促进价值发现的意思。

看看几十年来,伴随着通胀带来的价格调整,哪种生活要素生活必需品最保值?(不扯那些古董字画之类的),我觉得是劳动力,上至高级管理人员,下至装修工,人的(尤其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劳动性工资收入大幅上涨。为什么我们国家农产品涨价多?含有的劳动力成分高啊!90年代初请个住家保姆一个月二三十元,现在多少?这是纯劳动,你也没办法通过什么技术同时服务很多家去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某种意义上,温和的通胀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