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重磅发布:中国天文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天文馆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3-2029年中国天文馆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天文馆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天文馆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2年天文馆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天文馆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天文馆是一个专门展示和传播天文学知识以及天体观测的场所。它们通常提供有关宇宙、星座、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现象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发现。天文馆旨在教育和启发公众对宇宙的兴趣,并促进科学教育和研究。根据其功能和内容,天文馆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科普天文馆、研究天文馆、太空科学馆、历史和文化天文馆、虚拟天文馆等。

天文馆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建筑建材、仪器仪表等行业。天文馆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天文科普行业,面向社会大众,天文馆行业营业收入主要以门票为主要来源。

从产业链下游天文馆游客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天文馆参观人数为204.4万人次(仅统计收费人数,不含学校等场所免费参观人数,下同);2019年我国天文馆参观人数增长至1950.8万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天文馆参观人数下滑至1461.1万人次,2022年国内天文馆参观人数为1464.3万人次。国内天文馆参观人数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疫情后天文馆参观人次数有望快速恢复。

我国天文馆数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天文馆数量达到426个,同比增加14个,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天文馆数量为74个,占比仅有17.4%,目前我国天文馆以中小型为主,大型天文馆数量不多,而且独立的天文馆并不多,大多数天文馆分布在科技馆、青少年中心、少年宫和学校等场所。地区分布方面,天文馆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四川等较为发达地区省市。

自1957年北京天文馆开放落成以来,中国天文馆事业逐渐起步,各地天文馆如雨后春笋相继落成,遍布科技馆、学校、少年宫等。随着天文、物理、空间、环境等多学科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宇宙探索进程逐步加速,对天文馆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2022年中国天文馆行业门票收入为4.69亿元,同比下降7.2%,主要是2022年受到疫情反复导致线下集聚类活动取消。我国天文馆行业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主要是天文馆运营成本提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以及建设与投入运营的高质量的天文馆数量有所增加,2022年国内天文馆行业平均门票价格为32元/张。

天文馆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初创阶段,四五十年代的战争和战后恢复阶段,随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世界天文馆在六七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除大型场馆在许多城市出现,中小型天文馆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而到了上世纪末的八九十年代,随着天象仪的发展,天文馆到了一个重建和扩建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天文学、空间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人类对地球和太空的关心,对地球在太空中所处太空环境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目前,世界各地已经建成大约3000多座天文馆,小到学校的天文教室,大到科学中心的太空剧场,每年到天文馆的参观人数在9000万以上。天文馆除开展普及天文知识,进行天文学宣传教育外,还进行天文观测和从事一定的天文学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建立的天文馆,都开展天文学和相关学科的普及活动,有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宇宙科学馆的趋势。

1、天文馆的目的在于通过人造星空表演,揭示各种天文现象;通过各种图像的投影揭示宇宙和太空的奥秘。在尖端的计算机技术和高分辨率的视频投影系统进入天文馆的今天,拥有灿烂星空的天象仪虽然可以替代,但传统天象仪表演的星空仍是最受欢迎的。数字技术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天文馆复杂的放映系统,未来的天文馆将走向数字化并更富于娱乐性。我国天文馆的发展也将和世界天文馆一样,向着多元化、各俱特色的方向发展。

2、天文馆为科学技术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该勇立潮头、善立潮头。互联网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有了成熟的4G、5G技术,6G技术也正在研发之中,未来天文馆建设一定要把握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大应用的机遇,通过馆间协议,实施国内本区域或跨区域天文馆之间的互联互通,甚至还可以实施国际天文馆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样建设天文馆,既扩大了属地天文馆的地域空间,又实现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全社会共享,更重要的是扩大了社会公众的视野空间、体验空间和思维空间,促进天文馆基础社会功能和基本结构形态的效益最大化。

3、“流动天文馆”是以天文科普宣传车为载体,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将天文知识呈现给更多公众的科普项目,是北京天文馆践行“走出去”的科普服务理念而创立的品牌。流动天文馆以充气式移动天象厅为核心,辅以天文互动体验、天文知识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活动课和望远镜观测等多项活动内容,构成一个浓缩的天文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用最灵活便捷的方式,把天文知识送到学校,带到老百姓家门口,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天文科普服务。

《2023-2029年中国天文馆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天文馆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数据说明: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及相关地区数据;预测区间涵盖2023-2029年,数据内容涉及天文馆数量、销售收入、市场规模、地区分布、市场细分等。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报、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公司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