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大佳周末闲谈:配资那点儿事儿(当今市场的配资生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5回复:45喜欢:75


    大家,周末还好吗?$方大炭素(SH600516)$ $华夏幸福(SH600340)$ @今日话题 @豌豆要发芽 

    周五皑大佳写了一篇《蚯蚓要被电击几次,才学会转弯》,劝告大家不要加杠杆,敬畏市场,结果发现很多朋友把注意力放在配资本身的真实性上。更发现,很多人对于杠杆的认知还停留在15年,所以有必要写一篇,来向大家普及现在市场上配资的情况。当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市场,只说说我比较熟悉的深圳。

    一、 前言

    个人对杠杆的第一次认知是在2015年股灾刚结束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到律所工作。那时候,有非常多的关于配资公司配资给客户爆仓的案子,而且大多数都是在深圳。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连续跌停,无法平仓,直接穿仓。一部分原因是,配资公司自己开始做配资,后来受不了牛市的诱惑自己炒股,因而破产的。因为咨询接的比较多,所以和深圳的配资圈有了第一次交集。

    后来呢,2016年A股的低位出现之后,夏季迎来了锂电池炒作狂潮。我广州认识的私募朋友,也想要做配资,和我一起去深圳考察市场,看是否能对接上。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对深圳的配资状况又加深了了解。和一些做配资的朋友,尤其是北方老乡建立起一些联系。

    再后来,就是2017年雄安新区那一波。消息放出来之后,深圳的配资圈沸腾了。出现了专门为雄安新区放杠杆的资金,这个叫做专配。关于转配的特点,下文会讲到。

    因为这些渊源,我和深圳的配资圈就建立了一些联系。我经常帮他们免费做一些法律方面的咨询,他们也经常和我聊一聊圈内的信息。我问过他们我写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会影响他们,他们说不会随便写,因为人性不会因为谁写了一些东西会改变。

    前言后半部分贴出几张图片,是我读者群的一个真实例子。一个股民新股五倍杠杆,最后爆仓血本无归的故事。(没有当事人头像是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这是法律人的基本常识。)

   

二、 配资风控方向的改变

    以前,配资风控最常见的形式是控制单一股票的仓位。这是非常非常经典的做法。但是,这个理念随着A股的千股跌停事件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2016年之后,配资公司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流动性问题才是配资风控的关键所在。

    比如说,我分仓买了三只创业板流动性不好的股票,与我全仓买了一只主板流动性好的股票相比,谁的风险大呢?2016年创业板经常性的闪崩,让很多配资公司发现,风控必须要建立在对市场本身的研判上,而不是机械的分仓上。这个时候,很多理念转换快的配资公司就已经做出改变。比较多做法的是,参照券商的质押率来设置配资仓位。比如说,创业板的质押率是两到三成,那么这些板块的股票单只仓位不能超过两到三成。上证50的股票,质押率可以到五成,那么允许单只上证50的票到半仓。当然,细节上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区别。

    但是核心,已经不是机械的控制单只股票的仓位。而是结合市场的行情来看,给予不同板块甚至不同个股的配资仓位。有的非常厉害的配资公司甚至有一套指标,计算股票的流动性啊各种细分指标,来综合评定仓位。比如招商银行这种,基本都是允许全仓的。(举例而已,银行股场外配资的还是很少,主要是场外配资利息过高。)

    三、 新的配资形式,专配

    虽然配资公司的风控水平提高了,但是市场并不火爆。规模终究有限。且限制的越多,越容易限制规模。大概是今年4月雄安板块横空出世之后,新的配资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就是专配。

    专配就是专门做某一个板块,或者某一只股票的配资模式。特点是允许重仓(甚至全仓)、中高杠杆(1:2到1:5不等,但一般不会超过1:5)、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利率高(单个交易日0.5—1.5)、按日收取利息(不在本金扣除,额外缴纳。)、起步高(大多数起步100万配)。

    专配看起来风险非常大,特别怕股票连续缩量跌停。但是,雄安第一波一战成名。雄安第一波的强势股包括华夏幸福、冀东水泥、金隅股份、河钢股份这些专配票,没有一只发生过开盘即缩量跌停这种事情。华夏幸福复牌后虽然缩量跌停,但是跌停前有充足的时间给予平仓的机会,足够这些专配的资金平仓。而且跌停之后的第二天,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逃生。

    据我个人所知,没有一家做雄安大票的专配公司遭遇穿仓。当然,雄安大票第一波那么惨,也是因为杠杆资金砸盘的缘故。证监会当年的停牌,后来我了解到,也是为了防止场外配资过度涌入。

    这种专配模式,陆续地被越来越多的配资公司接受。配资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对于个股的研究。一些比较大的配资公司还专门有股票投研的团队。其实很多私募,都是挂着私募外壳的配资公司。

    方大炭素,就是这么一只被很多公司列为专配的股票。

    四、 配资资金的来源,P2P、资管计划、私募基金

    配资资金的大头来源于P2P。不规范的做资金池的P2P已经不多了。但很多貌似规范的P2P的玩法是包装一个项目,通常是和地产有关项目,把资金合法地转到地产项目,然后再从地产项目把这些钱套出来,做资本运作。

    这些资本运作的特点就是短期借贷。方式有很多,过桥贷,信用短期贷,红本抵押,新三板垫子,当然也包括短期配资。

    而资管计划、私募基金很多时候,也会参与进来。资管计划更多的是当作优先资金。私募基金角色很多,有时候做优先资金,有时候作为配资的渠道。有时候,连一些商业银行也会参与一些包装的比较好的配资项目,作为优先资金。短期借贷是一个很可观的市场。配资呢,是其中的一部分。

    五、 规避对于开户数限制的办法,券商合作与机构户

    监管券商的接口,是杀配资的核武器。但是同时,证监会为了杀配资,还用了一招,就是限制个人的开户数量。其实这也是一个大招,因为一人多户就为配资的账户提供了土壤,从而一部分规避了接口问题。那么,怎么办呢?

    针对规模不大的配资,一般50万以下的,有时候会找券商的资深人士合作。券商搜集很多不交易的账户,并且联系到个人,收取一笔账户费,把这些账户交给配资公司来用。绑定的银行卡一般是要更换到配资公司制定的银行。之后再改成非常复杂的密码。这种模式是配资公司、银行营业网点、证券营业部一起协作,个取所需的模式。当然有风险,但总体可控。

    针对资金量比较大的,很多配资公司采取的模式是,设立公司,再用设立的公司开机构户的模式。凡是在深圳设立过公司的朋友,应该非常清楚,在深圳设立一家公司是多么方便且便宜的事情。花费就是小几百块钱,然后再用这些公司到指定合作的营业部开归属于这些公司的账户。

    很多做专配的,就是用公司的机构户。

   六、 远离配资,依靠交易模型而不是相中牛股

    配资最大的土壤,其实是还是在散户,包括一些大户的交易思维。对于绝大数散户来说,他们的思维就是买到牛股,从而赚大钱。但买到牛股,就算牛股翻倍,自己的本金就那么多,怎么办呢?上杠杆!越多越好!

    也就是,如果散户的思维只要停留在靠牛股来发家致富,而不是靠交易系统来发家致富,那么就配资公司就永远永远有生存土壤。因为散户的本金,永远都是不够的。

    所以,我无论怎么讲配资的危害,最终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配资上杠杆。因为这是交易思维决定的。当然有人会通过这种方式一夜暴富,但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多的是死在配资上的皑皑白骨。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请大家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个交易系统本身要有足够的风控系统。改变靠相中牛股的发家致富的思维。

    谢谢大家阅读!

    备注:雪球上凡是向我咨询配资渠道,或者向我主动发送配资广告的,一律直接拉黑。另外,这是个人最后一次谈配资的问题。不要再问更多了。从下个星期起回到正常的写文章的节奏。

全部讨论

2017-08-06 23:37

首先还是感谢哥们的分享,配资我简直不要太熟悉,从伞型信托到民间配资,甚至自己曾经想过去做配资。15年的配资市场散户比例很高,但今年以来,其实都是趋向庄家配资,我在福建,福州厦门泉州一带的配资资金我有一些很熟,不少是之前做套利做承兑或者炒房的资金抱团,上半年那一轮暴跌,泉州几家配资机构也是被温州帮害死了损失不少。然后再解释一下 @黑马骑士团 的一个反驳,我也和做配资的朋友聊过,几个亿的资金在手里,看的到对方买什么票,是不是就可以跟着随便买,当然不是。庄家也一样很聪明,不会帮你抬轿子,一个庄家都会配很多个盘子,每个配资盘子互相都是不知道对方筹码价格,所以资金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庄家真实筹码分布,以前也有人跟着配资盘干,最后也没有哪个收益做的好。最后总结,新手真别碰杠杆,会死的很惨。

有配资公司缺投研或者销售的可以找我,活儿好话不多

2017-08-07 01:07

良心贴,可惜持有方大炭素的人已经被上涨、被石墨电极涨价反复强化了意识,把风险丢之脑后了。股票不过是资金与筹码的流动,如果筹码大部分在散户手中,就是业绩200亿每年,也无法让大资金去推高股价。

2017-08-07 00:02

谢谢分享 早点休息 我们同年

感谢分享,夯实了自己不配资的原则

2017-08-06 22:57

2018-12-11 00:54

现在的大佳成熟了好多!

2017-10-02 22:31

配资和融资是一码事么?大佳!

2017-08-27 10:33

券商的融资就挺好的,一倍杠杆。如果有楼主说的日息0.5到1.5那么高,玩配资的都是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