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相信,沪深300的机会出现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0喜欢:8

周末,

懒猫注意到,有不少人在讨论一只基金:

沪深300ETF(510300)

(PS:给代码是因为沪深300ETF太多了,没有其他意思)

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只沪深300ETF,因为近期被大量申购,规模已经达到了986亿,离千亿一步之遥。

如果能破千亿的话,这应该是国内第一只规模破千亿的股票基金

(PS:张坤、葛兰、刘彦春管理总规模曾破千亿,但那是多只基金合并计算的,旗下单只基金没有破千亿)

01

有多少资金在加仓沪深300ETF

懒猫拉了下数据,

一共有19只沪深300ETF和3只沪深300增强策略ETF,每天公布份额变化。

合并计算的话,7月27日到8月4日,这22只ETF规模一共增加了288.4亿元,按百分比算的话,是增加了16.71%。

期间,沪深300指数涨了2.91%。

也就是说,规模增加主要是份额增加,被买上来的。

巧的是,

申购还主要集中在4只规模最大(超过200亿元)的沪深300ETF上,

而且,这4只沪深300ETF的份额还主要集中在机构手里。

02

其他主要宽基ETF规模变化

(1)上证50

上证50ETF的份额变化趋势和沪深300ETF如出一辙。

看规模的话,

7月27日到8月4日,上证50ETF总规模增加了77.43亿元,算百分比的话,是13.62%(同期,上证50涨了2.81%)。

而且增加的规模也主要集中在2只规模最大的ETF上。

偏偏,这2只ETF的份额也主要掌握在机构手里。

(2)中证500

7月27日到8月4日,中证500ETF总规模增加了10.71亿元,算百分比的话,是1.45%。

同期,中证500还涨了2.12%。

也就是说,中证500ETF的份额实际上略微赎回的。

(3)中证1000

7月27日到8月4日,中证1000ETF总规模增加了13.35亿元,算百分比的话,是3.02%。

同期,中证1000涨了2.12%。

中证1000ETF的份额略微增加。

(4)创业板&创业50

7月27日到8月4日,创业板ETF创业板50ETF总规模增加了21.61亿元,算百分比的话,是2.8%。

同期,创业板涨了3.3%,创业板50涨了4.08%。

创业板整体也是被略微赎回的。

(5)科创50

7月27日到8月4日,科创50ETF总规模增加了84.81亿元,算百分比的话,是7.43%。

同期,科创50涨了1.47%。

科创板也是被净申购的,但增幅没有沪深300大。

03

做个小结,

主要宽基ETF中,只有沪深300ETF上证50ETF有被资金大量申购。

而且申购的主要是大规模ETF,这些ETF的份额还主要掌握在机构手里。

更少见的一点是,竟然越涨越买。

我们回顾下沪深300ETF的份额变化,

更多的是越跌越买(绿框),比如2015年下半年、2018年、2020年10月。

也有越涨越买(红框)的时候,比如2014年6月、2014年12月、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再有就是现在。

看筹码分布的话,

几次上涨过程中的份额增加,主要是机构买上去的。

比如2014年,沪深300ETF的机构持有比例从84.35%增加到了88.81%;

2019年下半年,机构持有比例从73.1%增加到了77.32%;

2021年底的那次震荡中,也主要是机构在买,机构持有比例从66.22%增加到了73.42%。

下跌过程中的份额增加,则可能主要是散户在买。

比如2015年下半年、2018年下跌时,沪深300ETF的份额也大幅增加过,但机构持有比例却是下滑的。

至于这次,

越涨越买,很可能主要是机构在买。

原因嘛,

半夏李蓓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网页链接

她认为,企业盈利下滑的过程已经完成大部分,后续部分企业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估值上,现在市场估值水平较低,对经济和政策的预期总体也已经不高,指数的风险已经释放了大部分,后续向下空间不大,沪深300将进入慢牛

另一个能证明“部分机构看好沪深300”的证据是“沪深300期货的升水率涨至历史最高水平附近”,这代表机构强烈看好沪深300指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表现。

蓝线是“沪深300当月合约走势”,可以近似理解为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

红线是“隔季合约相对当月合约的升水率”,可以理解为“机构预期,半年后沪深300指数相对当前能涨(跌)多少”。

看历史平均值的话,沪深300期货隔季合约的平均升水率在“-2%”左右。

当然,这不代表这沪深300指数将在未来半年跌2%,这个“-2%”主要是部分中性策略资金卖空沪深300期货导致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机构预期,未来半年沪深300指数不涨不跌”。

我们看下历史数据,

“1%”是一个绝对高位,代表着机构对沪深300指数的强烈看涨,一般出现在熊市底部或者政策明朗的时候。

熊市底部,比如2018年底、2020年2月。

政策明朗的时候,比如今年1月份,当时预期疫情放开后,经济将强复苏。

2020年7月,券商连续拉升后,机构也强烈看涨,升水率升至“1%”的绝对高位。

当然,也有预期不准的时候。

比如2018年初,当时机构的预期是继续涨,升水率涨至“1%”的绝对高位,但等来的却是一个措手不及的大熊市。

但你也不能说当时机构错的离谱,毕竟行情确实不是很高。2021年春节前,真正高点时,机构就预期市场可能要跌,升水率也跌至“-3%”,一个比较低的位置。

比较离谱的是2020年3月海外疫情发酵、股市大跌的时候。

升水率跌至“-3%”,机构预期A股将继续跌,甚至5、6月反弹的时候,升水率还跌到了“-5%”,当时的恐慌情绪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升水率”代表着机构对未来行情的一个预判吧,但机构也不是神,有判断对的时候,也有判断错的时候。

就当下来说,升水率涨至“1%”的绝对高位,意味着机构强烈看好沪深300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

04

最后,再回顾下整个ETF市场的申赎情况。

在规模超过10亿元的ETF中,

份额变动超过1亿份,变化率超过±10%的主要是这些:

份额增长明显的主要是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上证ETF,还有TMT相关的ETF,以及港股创新药生物科技ETF

份额减少明显的主要是券商ETF。

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份额减少,可能和刚上市有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蛋卷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寻找热爱基金的你#
$沪深300ETF(SH510300)$ $沪深300ETF易方达(SH510310)$ $上证50ETF(SH510050)$

全部讨论

2023-08-08 08:59

主要宽基ETF中,只有沪深300ETF、上证50ETF有被资金大量申购。
而且申购的主要是大规模ETF,这些ETF的份额还主要掌握在机构手里。
更少见的一点是,竟然越涨越买

2023-08-07 21:19

觉悟者买美股

2023-08-07 20:08

沪深300已经涨到半山腰了,现在投进去,大概率会站岗

2023-08-26 22:12

转发备查

2023-08-20 21:51

份额增长明显的主要是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上证ETF,还有TMT相关的ETF,以及港股创新药、生物科技ETF。
份额减少明显的主要是券商ETF。

2023-08-08 03:45

都认为的机会那就完蛋了,证明那肯定不是机会

2023-08-07 23:29

李蓓说归说,她也是波段操作的,她也是会亏损的,她也是要设定止损线的。她在双星新材里的仓位跑的贼快。

机构有股指可以对冲,不怕跌
小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