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来了?我该投什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有很多机构的预测股市是“N型”,我觉得很搞笑的一种描述,“N型”是什么型啊?

这三个都是“N型”,不知道这个预测指得是哪种。不过,我还是很同意一件事情,一个刚刚生了大病,康复了些,医生开了剂强心药,亲戚觉得还死不了的病人,能马上从病床上跳下来蹦迪吗?答案是不能,那么现在中国a股就是这样的病人,散户们本来都准备为它奔丧,它突然睁眼说我好点了,大家还是别太期待他能一年后能参加奥运比赛。

再看看股市里的几只妖精,亏损股 10 天涨23.33% ,股东户数增加股涨22.81%,高质押股涨18.63%,风险提示股涨 18.09%,拟减持股涨16.93%(数据来自:贺宛男:妖股有恃无恐 这波牛市是健康的吗?)这种火爆不管可不可持续,都要千万警惕小心。

另外,股票主要体现对未来的预期,那么现在A股市场是否已经充分反应了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欠佳的预期?

这个问题答案也很简单,涨的多就没有反应,涨的不多就反应了。现在没反应,一季报出了就会陆陆续续反应。但,我个人相信一种理念:“放弃择时。”相信的原因就像上图的三种N型,择时要先估摸出是什么样的N型,又要估摸出这N型的底部在哪。在3000点以下,比起不靠谱的择时,我更愿意永远满仓,永远热泪盈眶。

一次失败的择时

部分股票高估的风险已经开始酝酿,当下想稳妥的投资A股要寻找那些涨得不多的洼地。

大盘指数vs中小盘指数

创业板对我而言风险太大,直接排除。中证500的估值比沪深300的吸引力更大,弹性也更好,问题是一旦市场不再给中证500的成长性较高的溢价,中证500的估值有可能继续下杀。但,我个人觉得下杀的风险小于上涨的机会,底仓+定投中证500都是不错的标的,因为定投的过程中市场的波动会被平滑。另外,在细分的行业指数或者策略指数上,大盘股的权重已经很重,买入中证500或香港中小能平衡这样的问题,我不想大盘或者中小盘某一方的风险暴露过多。

香港 vs 大陆 

除了A股,通过投资香港中小,有港版“中证500”之称,也可以持有中国公司的股票,中国的股票在香港的估值也一直比大陆低,主要原因是因为香港交易成本H股的成本比A股高大约0.2%左右,流动性A股比港股要好。A股分红稅率满打满算按10%,港股通长期稅率目标按15%来估算。

我觉得恒生AH溢价指数120到110都是比较合理的,现在是122,还算可以接受,主要问题是汇率的影响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我觉得今年人民币汇率依旧会有剧烈波动。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两头下注,香港中小中证500都拿着,根据AH溢价来确定是定投香港中小与中证500的比率。

行业指数与策略指数

中证证券在它暴涨10%前我是想加仓的,但现在我觉得目前风险大于机会。

我很喜欢的一个观点:“对于所有的指数基金(尤其是行业指数基金),配置的起点并不是基于牛市会来的假设。而是牛市不来,这些基金能否帮我赚钱?”

这是当下选择标的的重要参考,按这种参考挑选的行业要有稳定盈利能力(高ROE)的和市场相对较低的估值(低PB),中证银行基建工程的现在的ROE都超过12%,将来的ROE也不会低于10%,而中证银行的PB低于1,基建工程大约是1.2,都趴在地板上,向下的空间不大。

而我现在最认可的策略是红利,因为只有红利策略是我最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其他的聪明贝塔我没有红利那么有把握。对于A股市场而言,有分给投资人真金白银的公司是稀缺资源,同时中国对于分红打得税也很低。而且中证红利现在的PE不算高,ROE也很有吸引力。标普红利有争议不买入。

债券基金

持有债券势必会降低整体的收益率,一般做风险平价策略时,基金经理们会对这部分上杠杆以提高其对风险的贡献和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我觉得持有债券是让自己面对股市黑天鹅的时候不会那么痛心,比如去年股市走熊,债市走牛,持有一部分的债券的投资者就不那么扎心了。毕竟风险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在追求高收益者的头上。

以上,是个人的投资计划,仅供参考。

结尾安利一下漫画:《铳梦》,剧情比电影要好太多了,思考得东西也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