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低递增分批加仓的策略数据(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笔者以前介绍了逢低递增分批加仓的方法,类似于网格法,先根据最大跌幅,分成几档,每档5%~8%跌幅。当基金跌至相应档位,采取递增的方式分批单笔买入。那么这种操作方式和普通定额分批建仓有什么优势?下面以数据表格形式加以分析。

  假设某基金从净值1开始建仓(多少无所谓,便于分析),最大跌幅18%,每跌6%加仓一次,金额不变。举个具体的例子,净值1.0买入1000元,净值0.94买入1000元,净值0.88买入1000元,净值0.82买入1000元。这就是最普通的“定投”方法,可以有效的分摊成本。表中称为“等额分批建仓”

  那么进一步来说,如果跌幅越大,买的越多,成本不是更低,于是就有了逢低递增分批加仓法。具体来说,净值1.0买入1000元,净值0.94买入1200元,净值0.88买入1400元,净值0.82买入1600元。这个办法成本比等额更低。至于1200/1400/1600怎么来的,可以用1/(1-6%)作为基数,平方、立方随意,对总的降低成本效果不是很明显。表中称为“递增分批建仓”

  最后一种方法,也是笔者推荐的,在第二种方法基础上,跌幅越大,购买次数增加,一来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二来可以左侧、右侧分别交易,降低风险。具体来说,净值1.0买入1000元1次,净值0.94买入1200元2次,净值0.88买入1400元4次,净值0.82买入1600元2次。表中称为“递增分批多次建仓”。有人说,为什么次数不是1/2/3/4次,效果不是更佳?实际上,最大跌幅不一定能达到,如果能达到,两次可以合并一次买,不能达到就是1/2/4,不影响分摊成本。

  下面分别就不同情况做个对比。第一张表,按照每档6%的跌幅,递增系数分别为1/1/2/1.4/1.6分批加仓。发现等额分批建仓的平均成本为0.905,采用1/2/4/2的平均成本为0.883,比等额低2.4%,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理想情况1/2/4/4的平均成本为0.869,比等额低4%左右。

  第二张表基本同第一张表,不同的是递增系数分别为1/1/2/1.4/2,采用1/2/4/2的平均成本为0.879,理想情况1/2/4/4的平均成本为0.864。和上一张表对比,差别不大。这说明,递增系数对该方法不敏感。

结论一:增大递增系数对逢低递增分批加仓降低成本的效果不明显。

表三和表一的区别在于,每档不是6%的等跌幅,而是8%,14%,18%,先松后紧。我们发现,发现等额分批建仓的平均成本为0.895,采用1/2/4/2的平均成本为0.870,比等额低2.8%,效果还行。理想情况1/2/4/4的平均成本为0.859,比等额低4%左右。和第一种策略比,成本又降低1%左右。

在日常操作中,建议采取1/2/4/2这种策略,比第一种策略0.905的成本,提高3.9%的收益,而且安全边际高。

结论二:分档操作时, “前松后紧”的差额档位能显著提高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