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港——有得选就不必接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阿里巴巴从美股回港股第二上市,又成了很多营销者的机会,券商们希望乘机借出大量孖展,吸引投资者认购每手入场费高达1.8万多港币的新股,市场利率也抬高到接近4%,高于平时的水准。究竟要不要认购,其实要看的是投资者自身的配置需求。

就交易成本来说,港交所的印花税,单边千一,双边千二,是逃不掉。而美股这方面的税费倒是不多,交易佣金一般是按照股数而不是交易金额来算的,可以几股几股地交易,每100股佣金大约在几十美分到1美元,加上交易所费也不多,对于高价股特别有利,而阿里baba在美股的价格是185usd左右,是典型的高价股,所以交易成本不高。而阿里在港股一拆八后,定了100股为1手,相当于美股至少要12.5股起为最低交易单位,变向抬高了入场门槛,券商的交易佣金也多以成交金额的某个比例来计算,综合起来,成本应该比美股更高。

就交易工具而言,美股有相关的期权,可以做各种策略,包括spread套利等,做空也很方便,而港交所虽然也有一些个股期权/期货产品,但是交易差价坑爹得多,明显受了印花税效应的影响。当然,就交易角度来说,美股交易时间在亚洲的晚上,就亚洲人来说,白天交易显然更健康。

至于说,很多人期望阿里在香港能比美股有溢价,主要是冲着以后能有港股通,能让内地资金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击鼓传花的思想,准备让给下一个更有需要的接盘者。但悲剧的是,从上世纪末的日本资金,到上轮金融危机的中资,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也大多没有什么真正的定价权,冤大头倒是当了不少。日本人口红利期把自家的楼市股市抬到泡沫状态,又到美国和其他地区买买买,被人做空后开始漫长的下跌,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的缓过来,人口不断的老龄化,失去了好几十年。而现在内地的人口结构跟日本90年代中后期差不多,人口红利的失去不可挽回,地产泡沫悬而未破,金融抑制和资本管制有过之而无不及,监管水平远远落后,普通投资者的可选择投资范围相当有限,相对内地a股的大量垃圾,阿里当然相对不错。在这种状态下,内地出海投资往往是高溢价买入而被修理。要跟他们站同一方向,或先接货准备给他们接盘,都是有相当风险的。何况一时半会,阿里不会马上进入港股通。所谓有虚妄的溢价而冠名的所谓定价权,其实可能是投资的毒药。

就纯粹打新来说,最近的大盘股破发了不少,中国抗体和飞鹤超购10多倍,不到15倍,国际配售占9成,依然破发,在过去并不多见,说明整个市场的承接能力大不如前。赚钱效应缺乏。阿里港股定价如果较美股折价8%以上或比较有吸引力,但这也必须建立在对美股进行对冲的基础上,否则发行后要5天才上市,以美股波动水平很容易抹平。更何况目前阿里港股定价可能折让不多,而阿里美股在10月后低点上升超过10%,就算港股折让了10%也不算什么。如果美股这上升的10%是可以刻意维持的结果,那么港股发行完毕,就很容易跌回去,甚至比原来还低。那么阿里港股破发的概率并不低。所以参与阿里打新的吸引力并不高。

至于说保荐人中金的魔咒,倒也有一定的道理。中金不重视中小投资者的感受,不努力稳价的作风,是市场所熟悉的。阿里过去在港发行新股也是有前科劣迹的,私有化退市并没有让投资者赚多少钱,并不重视投资者利益,所以这次是圈钱割韭菜的概率更高。从业力角度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利于港股投资者的。回避为好。

另外,还有一个时间窗口的问题,贸易站谈判可能在12月前后出结果,阿里港股11月底上。出个利空,正好砸下来,出个利好,在这个位置上对美股可能也是个利好出尽,恐怕也会跌。而a股的很多权重股,像中国石油等蓝筹已经在新低的道路上了,港股也不在向上趋势中。在这种敏感的时空位置,向下的概率较大,所以没有必要赌这种新股。

综上来说,只要有得选择,做美股也好,做其他投资也好,不必选择趟阿里港股新股这趟浑水。你实在没得选了,不要腾讯,不要其他便宜的科技股,不要a股,那么或许可以做一定程度的替代。

全部讨论

2019-11-18 22:42

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