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而已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1
@白之之 白老师给看看,您有什么看法?

热门回复

1、2023年营收几乎无增长,但是现金流出同比增加约10亿。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票据少了2亿多,流出的钱一部分是还了产业链上游。另外多流出的我也不清楚,但是现金流入也同比多了 10亿左右,可能钱只是周转了一下,流进来又流出去了。
2、22和23年集采的统计口径不一样,药品规格有变化,所以不能判断是否集采减少。
3、第二页公布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净利润。下面的正式报告是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所以不一样。22年的第二页公布的也是归属上市公司+少数股东。
4、工业指的是医药制造+其他商品制造。

我是回答我朋友的问题,他看到就行了,我不想和你辩论。

谢谢解答,
1、第3点估计也不对,2023年少数股东净利润为-1800万。
2、关于集采,这次分不同规格公布,可以观察两个数据,一个是公布的价格,以前的价格多是一个区间,代表的是不同规格的,23年大部分是按规格公布,价格也就是单一的。按照这个思路去对比的话,量下降不小的。

感谢白老师解惑[抱拳]

不是辩论,本想与你交流,把我看到的说出来

[赞成]

如果你确实是想交流,那么可以交流下。你的质疑让我重新看了下报表,我对之前的回复做出纠正和补充:
1、现金流超过利润表的问题。
达仁堂大概率是把在集团财务公司的现金存取计入经营性现金流了,所以你无法在利润表中看到。片仔癀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你可以看到片仔癀同样现金流大于利润表,片仔癀曾经在年报中公布过银行存款计入经营性现金流的事。同仁堂的现金流同样大于利润表。
至于你说的应付问题,应付中少的1亿多是中西药的采购款,另外少的是银行承兑汇票。这部分钱应该是上游降低授信了,所以不允许继续欠款,所以支付了,导致现金流出。
而其他应付增长的是销售费用3.96亿,和应付的减少不是一个项目。是否之前的承兑汇票为给销售方的,我认为大概率不会,因为按照惯例,销售费用计入其他应付。
2、这个问题我确实说错了,我重新查了查,第二页展示的是仅母公司的净利润。你可以查看母公司的利润表。
3、集采是否减少,我不确定。因为口径不一样,我不确定22年的集采规格是否为23年的集合。但是23年总的销售盒数在增加。达仁堂的药品,除了院内,院外的零售药店和网店也有不少销售额。所以是否因为你认为的集采减少了,24年销售量减少,我不知道。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集采连续两年最高价降价,我之前写过这个问题。
4、工业=医药制造+其他制造。这个概念我写了。但是你说的那个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解释这些并非看多达仁堂,维护它,而是因为我看到朋友艾特我了,我就回复了。

白老师,您看看筹资现金流有8.7亿元借款取得的现金,而资产负债表里短期和长期借款没有这笔钱,是什么回事?

应付账款与票据少了,但其他应付款多了3亿,并且这个如果多流出了现金一般在营业成本+费用+税上会体现出来,也即体现在损益表上。

第4点,如果按照你这个理解,那问题可能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