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fuxiansheng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北京控股(00392)$ 燃气业务,我认为一是北京燃气的接驳业务的变化。城市化建设减少,这块业务的收入会降低的。但是京城房地产始终是高位,这一款的话和其他的城市的燃气接驳业务相比的话,稳固性还是要高得多。
二是近年来的燃气安全要求的对燃气管道安全以及老百姓的用气安全的维护开支的增大,这一块开支的话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从长期来说肯定是增加的,也就是说以前的城市燃气业务可能在这一块安全维护方面的收入或者储备是不够的,所以现在要开支出去,要预提一部分的费用,也就降低了燃气的毛利水平。
三是大家所诟病的,北京燃气的价格理顺的问题。对于这一块的话,确实需要管理层或者股东去促进这个价格机制的理顺,这样的话让公司也可以有正常的预期和经营,在这一方面的话,成都燃气还做得比较好。
从北京燃气的收益来说,除去管道公司的投资收益和上桥油气田项目的收益,说明了他2023年的收益确实很差的,下降的幅度太大了。而这块业务是北京控股的最主体的业务,占用的净资产也是800多亿元。而对这一块业务的披露,因为年报披露的要求,或者说局限性,也是最不充分的。

热门回复

看到表扬,那就再写一句话。[笑]
就是这个价格没有理顺和燃气安全的开支的增加,这两个事情相互的影响也就促进了这个燃气价格上升、浮动机制理顺的压力,这个压力是公司业务、业绩所内在要求的,而同时外部的股东对于管理层的压力则是管理层去理顺这个价格机制的动力。
所以这两个力量相互作用的话,也可以乐见它的燃气业务的好转。

主要还是顺价没有及时落地,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个分析还是比较精准的

接驳对北京控股的影响微乎其微,本来一年也就十几万户新增,按行业不到3000元的接驳费,相对于北燃的体量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利润影响。

其实把这个价格的理顺,也就是说上游市场价格和下游市场价格的相互变动的机制建立起来了的话,公司的管理层也会少很多事情,市场也会有一个符合事实或理性的预期。
这样大家都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