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IBM:巴菲特的两笔科技股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4喜欢:19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6日,巴菲特发布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1年度致股东信,该信件总结202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表现,人们发现在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跑输标普500指数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终于在2021年跑赢了标普500,紧接着在2022年开年,这一跑赢的趋势越发明显。注:2022年截止2月25日,伯克希尔的股价上涨6.4%,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8.0%。


巴菲特前几年投资表现不佳,IBM卡夫亨氏,乐购等投资相继踩雷,就连在爱股富国银行上的操作亦难称成功,2020年巴菲特卖出富国银行,事后看来有种割肉割在地板上的韭菜既视感。

下图为巴菲特卖出富国银行区域


在昏招不断的背景下,之所以伯克希尔股价能够逐渐扭转颓势并大幅超越指数,主要原因来自于其第一重仓股苹果公司在过去几年的强劲表现。下图为苹果公司近15年的股价走势,可谓一路长牛。巴菲特于2021年末持有苹果公司市值达到1611亿美元。

下图为苹果公司股价走势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巴菲特对苹果的操作,并试图从细节中发现一些什么。如以往的文章,本文只说明事实,并不预测,也没有能力预测股价走势。

据公开数据显示,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一次买入苹果公司是在2016年一季度。在此前,巴菲特在公开场合及股东信里也曾提到过关于苹果公司的看法。比如:

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有人问巴菲特,什么类型的公司资本回报最好。巴菲特以苹果公司为例,说: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轻资产,低投入,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不需要太多的资本投入就可以不断做大。不知道当时巴菲特是否已经对苹果公司种草了。

2012年,又有人问巴菲特,既然已经投资了IBM这种科技股(注:2011年,巴菲特买入了IBM公司股票),为什么不考虑投资苹果呢。巴菲特表示自己对IBM的把握更大,犯错的几率更小。自己没有能够预测过去十年苹果的发展,同样也难以判断苹果公司未来十年的情况。

此后,每次被问题关于苹果的问题,巴菲特的回答都与2012年差不多,没有把握,没有信心预测苹果未来的表现。

直到2016年一季度开始,巴菲特开始买入苹果公司。老友芒格大笑着表示:买苹果的股票,是巴菲特持续学习的标志,啊哈哈。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6年一季度至2018年第三季度,巴菲特从建立观察仓开始,不断加码苹果,跌了补仓,涨了加仓。苹果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仓位从不足1%,逐渐上升到了2018年三季度的25%。几年之前,从来没有人预测到这个号称“不懂且不碰科技股”的老头子会将一家科技公司买成第一重仓。

由上图可见,从2016年一季度开始,巴菲特小仓位试水买入苹果公司3900万股,市值不到11亿美元。而后几乎每个季度都在加仓,只有股价涨幅较大的2016年三季度没有加仓。到2018年三季度末,巴菲特已经持有10亿股苹果股份,市值接近570亿美元。自此,经过跨越11个季度的持续买入后,巴菲特完成了对苹果的建仓。2018年开始,巴菲特对苹果都持仓基本稳定,因为期间苹果的股价持续上涨,巴菲特做了一定的减仓,其中2020年四季度都减仓力度最大,减持了5716万股,占2020年三季度末苹果持仓的6%。尽管做了减仓,但截止2020年末,巴菲特持有的苹果股份市值依然创了新高,超过了1170亿美元。

下图是巴菲特持有苹果公司的股份数量和市值图

这里,我们要看到几个事实。

2016年巴菲特买入苹果公司时,苹果的PE只有11倍左右,最低到过10倍左右。随着越长越买,苹果的PE不断提高,到2018年三季度,巴菲特停止买入时,苹果的PE刚好接近20倍。所以,巴菲哥在买苹果公司,这一被其称为商业模式优越的公司时,支付的市盈率区间是在10-20倍这一范围。而本次巴菲特买入苹果股票时,并不是从20倍PE开始买,一路下跌一路买到10倍PE,而是反过来,从10倍左右开始建仓,越涨越买,但在其PE到达20倍左右后停止。

而经过长期持有,2020年四季度,苹果的PE上升到接近40倍时,巴菲特做了一次相对幅度较大的减持。在这一过程中,巴菲特持有了数年来苹果公司净利润上升带来的利润,也获得了购买标的PE成倍上升的估值收益。

下图是巴菲特持仓苹果股份数量和苹果公司PE的关系   

下图是苹果近十年PE变化图

下图是苹果公司近十年的PE瀑布线    


经过多年的耐心持有,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从2016年的457亿美元,成长为2021年的947亿美元,五年间完成利润翻番。同时,其PE从10倍左右上升到30多倍。从最近5年看,估值抬升带来的收益,占了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收益来源的大半。尽管买入苹果公司,是冲着其强大的商业模式,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戴维斯双击的案例,说明了买得便宜,赚得更多的事实。

与此同时,就不能不说一下另一个前文提到的例子,巴菲特认真阅读了过去50年IBM的年报,于2011年开始买入IBM股票,并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表示这类似一种顿悟,有点柳暗花明的感觉,在某一天终于看懂了这家科技巨头公司。但之后的几年,IBM的公司表现和股价表现都让巴菲特失望了。巴菲特一套就是6年,到了2017年巴菲特耗尽了耐心,开始减仓IBM,并于2018年清仓。

下图是巴菲特买入、减仓和清仓IBM的过程       

下图是IBM从2011年至2021年的PE变化图

根据巴菲特公布的2011年170美元/股买入IBM,我们可以知道,巴菲特买入IBM时,IBM的PE在14倍左右。而2017年,巴菲特开始减仓IBM时,IBM的PE也在14倍左右。从估值指标看,这个市盈率应该也不算高。但6年过去了,PE没有变化,股价原地踏步,只能间接地说明IBM在这6年里,业绩毫无增长,公司发展陷入了停滞。然而,在这笔投资里,我们发现巴菲特在明显看错了IBM公司基本面的情况下,经历了6年的套牢,依然有希望在股价层面解套并逢高减仓。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即买得便宜,才能卖得便宜。

巴菲特买入IBM时,该公司的PE不到15倍,这为未来某一天巴菲特抛出该公司股票时建立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即使市场没有给IBM一个较高的估值倍数,巴菲特也有机会清仓脱身,避免过大的损失。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无论你再厉害,哪怕你已经是股神,在预测公司未来发展时,也依然不能做到未卜先知,股神也是套牢,也会割肉。投资时,看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事实。

同样是投资科技股,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估值提升的惊喜,也有业绩滑坡的失望。巴菲特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拓展能力圈。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巴菲特对买入PE的严格限制,另其一直站在安全边际之内,尽管这也会让他错过亚马逊谷歌等一众伟大的公司。但能让一个人亏钱的,永远不是错过,而是过错。

尽管好基友查理·芒格喷了格雷厄姆几十年,尽管猿类到人类的投资进化论早已为众人所耳熟能详。但多年以后,巴菲特依然固执地坚守着这种“宁可错过,也不犯大错的”投资理念。

沃伦·巴菲特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将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为:

我是85%的本杰明·格雷厄姆+15%的菲利普·费雪。



苹果和IBM:巴菲特的两笔科技股投资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苹果(AAPL)$   

$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2022-11-03 17:27

买卖苹果的案例很好的诠释了巴菲特是在用费雪的思路在寻找定位长生命周期可持续增长的标的公司,用格雷厄姆的思路决定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无疑这是两种思想的妥协,或者谁是融合,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让选择在确保保守的同时而不失弹性。

2022-03-16 09:12

如果没有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打击,苹果恐怕会是另一个模样,想想4年前中国人纷纷把手机从苹果换成华为、OV时(周围朋友同事90%倒戈),美国的獠牙出现了

2022-07-17 13:24

但能让一个人亏钱的,永远不是错过,而是过错

2022-03-04 10:40

亲爱的球友您好,我们给您发送了私信,麻烦您查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