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金投资方法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6回复:59喜欢:426

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让我推荐股票的人,我一般会建议他们不要买股票,要去定投指数基金,具体定投哪只,取决于我当时的一些想法。

最近向我道谢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去年,有的在今年,都定投了某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而最近这一年多,沪深300指数本身表现就很不错。

认真想想,从当年的分级基金A类,到广发多空杠杆基金,再到现在的指数增强基金,我在基金投资上取得的回报让我自己很满意,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金是比股票更好的选择。

今天正好有空,我就总结下投资基金的心得。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A股的公募基金在过去十年中创造了非常不错的回报,公募基金也是现在最让人放心的投资方式之一,至少买完公募基金之后,你不需要担心基金公司跑路或者违约。

去年11月底,雪球COO黄若谷先生对成立超过10年的141支偏股型公募基金进行了分析,结果见下图。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我对这个收益数据表示满意。

其次,我们买基金赚钱,并不是靠基金经理,而是靠我们自己。我经常说,投资这事儿,能让别人做的就尽量让别人做,你只需要负责什么事情是对的,别人负责把对的事情做对。投资中,对的事情,包括市场、行业和交易方向的选择,你把这些事情敲定了,交给靠谱的人去做就成了。

每个人应把自己的位置设定为基金经理,而不是每天看盘或者写报告的交易员或分析师。投资本来是让生活更美好的,投资可以让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坐享好公司好资产升值的红利,如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损害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反而得不偿失。以此来看,基金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下面是我基金投资的几项原则,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补充。

1、做好资产配置,追求战略正确

资产配置是投资的根基所在,这决定了我们的绝大多数收益,很多时候具体买了哪只股票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哪个方向上配置了多少资产。

怎样做资产配置呢?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各位有兴趣的话,我会写一系列的长文详细介绍,简单来说,跨品种(比如说股票、房产、债券),跨市场(比如A股、港股、美股)来配置资产,核心是维持资产的合理配比,进行动态平衡,最著名的就是50:50 股债平衡策略(一半股票,一半债券,定期或者根据偏离度进行动态平衡,维持这个持仓比例)。

资产配置模型确立,战略方向也就确立了,这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指数基金是非常好的资产配置工具,运行成本低,策略透明可控。

比如,你看好港股,就可以组合配置一些港股指数基金,大盘指数、中小盘指数都配置,过去一年,应该能跑赢90%以上的市场参与者。

做好资产配置方案,确立战略方向,选择合适的工具,买好拿好,就足够了,就是这么简单。

2、指数型基金为主,主动型基金为辅

我一直偏爱指数基金,就是因为指数基金规则透明,简单明确,非常容易进行资产定位,分级基金、广发多空杠杆基金、指数增强基金,本质上都是指数基金。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投资这一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自己高明的基金经理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我们要放平心态,尊重劳动分工,做自己有相对优势的事情,寻找靠谱的基金经理,实现多种投资策略的互补。

现在基金业的一个趋势是,主动基金被动化,被动基金主动化,其实就是打破了指数基金与主动型基金的绝对边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提过很多次的指数增强基金,这也为我这样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主动型基金一定要选最信任的人

这里单独把这点拎出来讲,是因为我碰到的很多小白投资者,对自己的基金经理一无所知,一位基金投资老手曾对我说过,他长线持有某只基金,他对该基金经理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自己对桌的同事。当对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过往业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应该可以避开很多坑。

再举个例子,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1997年后期强烈看好韩国股市,但他对韩国股市缺乏足够的了解,他选择了一只投资韩国的公募基金进行投资,这只基金1997年的业绩非常差,原因很简单,当年韩国市场太差了,邓普顿在做过详尽调查后,发现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与自己理念高度一致,于是坚定投资,两年内大赚267% 。

互联网为我们了解基金经理提供了很多便利,基金公司的宣传资料,各种第三方的数据,媒体的报道,信息应有尽有,就看你功课做得是否到家。

4、建立战略底仓,利用现金流定投

对于自己看好的标的,我倾向于,一次性买足仓位,不给自己留遗憾。因为市场是高度有效的,绝对低估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天上下金雨的时候,一定要用盆子去接,否则后面的悔恨无以复加,我有很多看好但买的太少的教训。对于好的投资机会来讲,最大的风险是踏空。

如果战略底仓建立以后,继续下跌怎么办?我的选择是,在之前投资逻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会继续坚定持有,并且会按照交易计划,利用现金流来进行定投。

用现金流来定投,是以指数跌幅为锚好,还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哪个更好?这个应该因人而异,对我来说,对于自己中意价格的好标的,当然是有钱就买。

今天先简单介绍到这里,想做好基金投资,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最基础的就是该基金的各种公告,特别是某些产品的说明书,这些都是基本功,需要扎实去做。对了,周五和周六的投资笔记,今晚发。

利益披露:本人持有$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F000311)$ $红利基金(SH501029)$ ,72小时内可能会交易。

@今日话题 @徒步投资笔记 

精彩讨论

银行螺丝钉2017-07-16 20:47

拿指数基金作战略底仓

goodexp2017-07-16 21:00

不知道为什么 我看不到你那个图。。。

全部讨论

2017-07-16 20:47

拿指数基金作战略底仓

2017-07-16 21:00

不知道为什么 我看不到你那个图。。。

2018-05-29 15:34

自己的一点心得。
股票基金投资的优点:

最大程度规避市场非系统风险。

相对于直接购买股票,交易费用低。

丰富的交易品种,易于贯彻的投资策略。

净值波动一般来说小于个股,有利于长期持有。

有利于构建大类资产配置。

克服散户个人投资的大部分弊端。

便于红利再投资,积累复利。

最大程度的资产配置覆盖投资品种。

专家管理的专业性(有争议)。

指数化投资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股票基金投资的缺点:

管理者利益与持有者利益不一致。

基金公司内部利益输送,不公平对待旗下所有基金(出于树立品牌效应、获得最大收益等目的)。

“窗帘装饰”效应(投机仓位,免责持股)。

资金规模导致收益下降,灵活性不足。

基金频繁的短期考核目标,导致管理者风险偏好上升。

基金收取与绩效不匹配的管理费用,侵蚀投资者收益。

基金经理任期太短,难以形成长期风格。

基金长期业绩的不可测。

部分基金风格飘移,导致投资者预期目标落空。

长期收益难以超越基准指数(国内股票型基金是特例,主动管理型超额收益较明显)。

       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着眼点选择基金公司而非单个基金。

关注基金评级机构的数据(而不仅仅是关心基金星级)

优先选择增强型指数化基金,以宽基指数为重点。

建立自己的备选基金库,定期更新。保证每个分类资产方向,至少有三个备选基金。

建立与个人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目标收益相匹配的整体配置。

持有品种覆盖全市场。牢记:偏好在于多少,不在于有无。

以长期绩效,检讨持有品种。

定期(至少以年为单位)动态平衡,设定合理的出入阀值。

关注封闭式基金,可转债基金,量化对冲基金,定增基金等冷门品种,寻找超额收益。

同等条件下关注基金费用。

        你要掌握比自己所持意见的反对者所知道的更全面的反对意见,这时,你才有资格做一个真正的意见支持者。

2017-07-20 10:46

沈总也是90后?都是同龄人,为什么我开窍就是晚一点呢? 现在我的投资思路也是这样,追求战略正确,指数基金组合做底仓,配一部分主动基金让经理为我玩微操。

2017-07-18 06:59

2017-07-17 10:13

学习了

哎,这样多人研究基金,简直就是抢饭碗,哭了[好逊]

2017-07-16 21:45

感谢分享,期待后续文章!

2017-07-16 20:56

2019-03-19 10:21

围观老帖,挖掘主动型基金基金精力过往投资理念和实盘的确是个很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