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为依托,构建区块链测试生态 | 锌声 电标院雷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Aubrey

编辑:王巧

行业发展需要共识,各行各业都有自我奉行的标准。搭建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才能规范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标准的缺失会导致行业发展无序。

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行业标准的制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行业缺乏参考,共识难度高,需要多方机构联合探索,不断尝试。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关于区块链标准制定,目前有哪些进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5月25日,锌链接在北京举办了“锌火燎原•产业区块链生态沙龙” 第四期,本期主题:“标准启示录——区块链话语权争夺和产业新秩序”

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与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秘书长、蓝石科技副总裁李劭辉邀请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员雷虎、京东数科区块链产品创新负责人、区块链联合实验室创新生态负责人张作义、微众银行金融科技首席研究员李斌、首都版权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全球版权公链计划发起人宣宏量,共同探讨区块链“标准”。以下是雷虎的分享,有删减:

国内标准化情况

国内标准的制定依据是2017年发布的《区块链 参考架构》,规定了区块链的用户视图、功能视图、共同关注点、关键特征、服务能力类型、部署模式等,描述了区块链产业生态,帮助业界达成共识,指导区块链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活动。

2018年,发布了团体标准,并完成中国第一个国标立项申请。当时一共发布了四项团体标准,分别是《区块链数据格式规范》、《区块链智能合约》《区块链隐私保护》、《区块链存证应用指南》。今年,国标项目已经开始启动研制工作。

区块链测试必要性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区块链结合了点对点通信,共识机制,密码学等多种技术实现了点到点的信任与价值的低成本传递。但当前的区块链技术仍存在着不足,测试工作对区块链系统来说尤为关键。

一般判定一个区块链系统是否完善有4个条件:第一,功能是否完备;第二,性能是否足够优异;第三,是否安全可靠;第四,是否合法合规。

同时,在技术方面,通常用14个指标来判定区块链系统是否完善。

区块链测试体系是参考马斯诺的需求架构,在马斯诺的需求架构下,最基础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食物、水),顶层是自我实现。

对区块链系统来说,区块链测试最基本需求是功能测试。为什么说功能测试是最基本的呢?因为功能测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系统是否用具备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功能,应用是否基于区块链底层开发。

当区块链系统实现了基本需求之后(完成功能测试之后),可通过性能测试来实现更上层的需求,性能测试用来测试区块链系统性能是否优异。

最后就是最高要求了。我们把安全性和可靠性视为区块链的最上层需求,在设计测试方案时,我们计划将区块链安全测试和可靠性测试放组合在一起。

根据区块链测试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四大类。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方案的开发和测试用例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区块链 参考架构》标准。标准中的指标要求分为可测试、不重复的考核项,设计测试项及子项目,与标准建立对应关系。同时选择匹配的测试方法,规定测试环境,测试进度,结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定终止条件和通过标准。

目前已经有27个系统得到测试证书和CNAS认可的实验报告。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证明区块链系统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性能测试分两方面,一方面底层链的性能测试,一方面是底层链上应用的性能测试。针对底层链的性能测试,我们会用四大类,共六个指标来判定区块链基本的性能。

构建测试生态

在构建区块链测试生态的过程中,应以标准为依托,开展区块链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稳定和可靠性测试。

©本文版权归“锌链接”所有